[发明专利]拟南芥遗传转化后的抑菌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84023.2 | 申请日: | 2014-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2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庆良;许莉萍;陈晓英;高世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4 | 分类号: | C12N15/84;A01H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0 | 代理人: | 陈智雄;黄秀婷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拟南芥遗传转化后的抑菌培养方法,包括抑菌剂的配制、培养容器消毒、农杆菌转化、筛选培养基配制、筛选培养和抗性苗检测。采用本发明的拟南芥遗传转化后的抑菌培养方法,培养容器和培养基都无需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减少了工作量和能源消耗,简化了拟南芥遗传转化后的培养环节,降低了拟南芥遗传转化后的培养成本;本发明的拟南芥遗传转化后的抑菌培养方法,操作简单,只要按不同的培养基配方配制后,再加上抑菌剂即可,实用性强,推广性好;本发明的拟南芥遗传转化后的抑菌培养方法与常规方法比较,可以降低成本10%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拟南芥 遗传 转化 培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拟南芥遗传转化后的抑菌培养方法,包括抑菌剂的配制、培养容器消毒、农杆菌转化、筛选培养基配制、筛选培养、抗性苗检测,其特征在于:(1)抑菌剂的配制:称2.4g的富马酸二甲酯用20ml无水乙醇溶解后,加20%的次氯酸钠溶液100ml,加20g丙酸钙,再加成熟蒜头汁液20ml,用蒸馏水定容到200ml;(2)培养容器消毒:将培养瓶及瓶盖在抑菌剂与水的体积比为1‰~2‰的水溶液中浸泡不少于10h,保存备用;(3)农杆菌转化:选择携带HYG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导入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菌株EHA105中,制备转化菌液;培植拟南芥植株,当侧苔形成1~2个角果时,将拟南芥植株的地上部分浸入转化菌液中,侵染20~40s,然后用薄膜覆盖,于黑暗处放置过夜后,揭开薄膜,继续培养拟南芥植株,当植株的角果枯黄、欲开裂时,收获种子,干燥条件下保存待用;(4)筛选培养基配制:筛选培养基为MS+30mg/L潮霉素+0.4~0.5ml/L抑菌剂+30.0g/L蔗糖+3.5g/L琼脂粉,pH5.8;配制培养基时,先不加潮霉素和抑菌剂,按配方配齐其他原料后,定容、加热至琼脂粉完全溶解,冷却到40℃~50℃,然后,按培养基配方添加潮霉素和抑菌剂,混匀后用1mol/L的NaOH或1mol/L的HCl调pH值至5.8,分装到培养容器中,封口,冷却凝固后备用;所述MS培养基为1962年,Murashige和Skoog公开的MS培养基;(5)筛选培养:将收获的种子,在10%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0分钟,用无菌水冲洗3次后,将拟南芥种子重悬于无菌水中,散播到筛选培养基上;4℃黑暗春化3d,然后在培养室温度为22℃~25℃,光照12h,光照强度为1200lx条件下培养;当获得的抑菌培养植株长出2片真叶时,移栽到土壤中,培养至成熟,单株收获种子;(6)抗性苗检测:取筛选后成活的抗性苗叶片材料,进行DNA提取、PCR检测,呈现阳性的植株为成功导入HYG基因的转基因植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8402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