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空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67727.9 | 申请日: | 2014-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0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董立峰;陈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2 | 分类号: | B22F1/02;B01J13/02;C01G5/00;C01G49/06;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37104 | 代理人: | 张世功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空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将核壳结构的金属-氧化铁纳米粒子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向其中加入硫源,搅拌作用下,调控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使核壳结构的内核金属粒子逐渐溶出并在氧化铁壳层表面实现硫化再结晶,合成出金属-金属硫化物-氧化铁半中空复合纳米颗粒或者金属硫化物-氧化铁中空复合纳米颗粒;其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易控,所制备的半中空或者中空复合纳米颗粒形貌均一,分散性好,所需设备简单,成本低,易于扩大规模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复合 纳米 颗粒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中空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中空复合纳米颗粒的具体工艺过程为:(1)、将以粒径为1~10nm的金属银、铜或钴为内核,以厚度为1~20nm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为外壳的金属‑氧化铁核‑壳纳米粒子投放于含有12~18个碳的直链烷烃或烯烃有机溶剂中,形成金属‑氧化铁核‑壳纳米粒子分散体系;(2)、在搅拌条件下,按照金属‑氧化铁核‑壳纳米粒子分散体系中单质金属银、铜或钴内核的物质的量的1~40倍加入硫醇或单质硫,控制反应温度为25~80℃,搅拌反应0.1~24小时得到反应体系;(3)、向步骤(2)得到的反应体系中按照反应体系:无水乙醇或丙酮=1:1~2的体积比加入无水乙醇或丙酮混合均匀,在8000rpm条件下离心5~15分钟,去除上清液,即得到直径为1~10nm的空腔内部含有粒径为0~9nm的银、铜或钴纳米粒子,外部附着有粒径为1~20nm的银、铜或钴的硫化物厚度为1~20nm的氧化铁或四氧化三铁中空或半中空复合纳米颗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6772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伸缩装置
- 下一篇:用于移动终端的动态解密方法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