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及解决水源热泵回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39688.1 | 申请日: | 2014-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0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峰;高学军;兰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F24J3/08 |
代理公司: | 武汉金堂专利事务所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暖通空调行业地源热泵领域及生活热水供应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及解决水源热泵回灌的方法。包括表层覆盖层(1)、含水层(2)、强岩层基岩(3)、粘土球回填层(4)、砾石填料层(5)、水泥注浆层(6)、上层套管(7)、过滤管(8)、钢制套管(9)、裸井侧壁(10)、潜水泵(11)、板式换热器(12)、二次侧循环泵(13)、地源热泵机组(14)、用户侧循环泵(15)、用户末端(16)、分流阀门(17)、常规回灌井(18)及相关管道。其优点是:彻底解决了水源热泵回灌问题,解决了单井循环系统热贯通的问题。换热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施工工期短、适用性强,系统成本低、寿命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源热泵 系统 解决 水源 热泵回灌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层覆盖层(1)、含水层(2)、强岩层基岩(3)、粘土球回填层(4)、砾石填料层(5)、水泥注浆层(6)、上层套管(7)、过滤管(8)、钢制套管(9)、裸井侧壁(10)、潜水泵(11)、板式换热器(12)、二次侧循环泵(13)、地源热泵机组(14)、用户侧循环泵(15)、用户末端(16)、分流阀门(17)、常规回灌井(18)及相关管道;在表层覆盖层(1)、含水层(2)、强岩层基岩(3)内2‑3m的空间里依次向上设置所述钢制套管(9)、过滤管(8)、上层套管(7),所述上层套管(7)与过滤管(8)及钢制套管(9)通过丝扣连接,在钢制套管(9)与强岩层基岩(3)间隙内设置有水泥注浆层(6),水泥注浆层(6)上部含水层(2)间隙内设置有砾石填料层(5),在砾石填料层(5)上部表层覆盖层(1)间隙内设置有粘土球回填层(4),直至地表;所述裸井侧壁(10)为钻机在强岩层基岩(3)内钻孔形成的圆柱状型井壁,裸井侧壁(10)位于钢制套管(9)以下,上层套管(7)、过滤管(8)、钢制套管(9)、裸井侧壁(10)依次向下形成一个 “T”型容器,所述潜水泵(11)设置在“T”型容器底部,所述常规回灌井(18)设置在表层覆盖层(1)、含水层(2)的空间里,强岩层基岩(3)之上;所述潜水泵(11)通过管道与板式换热器(12)一次侧进水端连接,板式换热器(12)的回水端通过回水管道连接一个三通,三通一端置于“T”型容器上部,三通另一端与分流阀门(17)一端连接,分流阀门(17)另一端通过管道接至常规回灌井(18);板式换热器(12)的二次侧依次与二次侧循环泵(13)、地源热泵机组(14)的地源侧通过管道连接后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地源热泵机组(14)的负载侧依次与所述用户侧循环泵(15)、用户末端(16)通过管道连接后形成循环回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3968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框起吊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伏发电并入电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