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村镇居民点面源污染防治污水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136551.0 | 申请日: | 2014-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6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叶云松;许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蓝星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村镇居民点面源污染防治污水处理方法,利用生态厌氧调蓄塘(生物塘)作为前置处理,通过专门设计的生物调蓄塘作为前端处理主体,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得以沉淀,并使其中的部分有机污染物在缺氧、厌氧条件下实现水解及降解,再进入中部的BIOLAK生化处理系统;末端为高效生物沉淀池进行深度处理,采用无能耗的竖流沉淀池作为处理构筑物,水质稳定达到相关水质标准。本发明工艺设备较少、维修简单方便,污水处理流程简单,运行费用较低,对维护人员技术能力要求低;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能够达到农灌标准等回用标准,此套处理工艺更能适应村镇的污水处理和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水的利用率,减小供水压力及抗旱压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村镇 居民点 污染 防治 污水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村镇居民点面源污染防治污水处理方法,其具体步骤为,(一)前置处理阶段,利用生态厌氧调蓄塘作为前置处理,在生态厌氧调蓄塘的上部设置有污水进水管,用于注入待处理的污水;在底部设有污水配水管,用于降低污水的浓度;在内部设有配水墙;待处理的污水在配水墙的一侧经过配水处理后降低浓度,通过一定的停留时间,逐步形成缺氧乃至厌氧的状态,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得以沉淀,并使其中的部分有机污染物在缺氧、厌氧条件下实现水解及降解,部分去除有机污染物,并注入到配水墙的另一侧;在所述的生态厌氧调蓄塘中配置亲水植物,并在底部铺有粗砂固定层;(二)BIOLAK生化处理阶段,前置处理后的污水,经过初步处理出水管进入BIOLAK生化处理池中,在配水墙一侧进行二次配水后,注入配水墙的另一侧,然后利用风机通过移动式曝气链制造出一种波浪式的混合氧化效果,从而创造出各类微生物的良好生长环境,通过定型培养驯化的微生物把污染物作为养料来吸收, 废水中的污染物被相对极大量的微生物吸收、分解殆尽;(三)深度处理阶段,BIOLAK生化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深度处理出水管进入高效生物沉淀池中,污水中含有的固体污染物经过滤纹板沉淀到池子的底部;在池中配置有浮水植物,进一步去除污染物后的污水达到回用标准后排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蓝星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昆明蓝星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3655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蹄糕的工艺制作方法
- 下一篇:立式高筋擀面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