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港牡蛎薄壳新品系的制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18023.2 | 申请日: | 2014-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1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环;肖述;李琼珍;张扬;李军;喻子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 |
地址: | 51030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港牡蛎薄壳新品系的制种方法。本发明结合香港牡蛎不同产地贝壳厚度存在差异,同一产地仍存在贝壳厚度多态性的生物学特征,根据贝壳厚度与出肉率负相关原则;通过不同产地贝壳厚度初次筛选、二次优选、优群自繁、定向纯化等技术手段,实现了数量性状与经济性状的协同选择,获得出高产、优质可稳定遗传的香港牡蛎薄壳新品系。本发明获得香港牡蛎薄壳新品系将传统养殖牡蛎13-17%的出肉率提高至22-25%,使其出肉率提高了30-90%,这为香港牡蛎养殖业产量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港 牡蛎 薄壳新 品系 制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香港牡蛎薄壳新品系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初次筛选:比较不同地理群体间香港牡蛎贝壳厚度,初步筛选出贝壳最薄,出肉率较高的类群作为薄壳核心类群;b、二次优选:以a步骤中薄壳核心类群作为基础群体,优选出群体内部5‑10%贝壳最薄,出肉率较高的薄壳类群作为优选类群;c、优群自繁:以b步骤中优选类群作为繁殖群体,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子代培育,获得薄壳新品系F1;d、定向纯化:以c步骤的薄壳新品系F1作为亲本,重复b‑c步骤若干次,通过若干代连续纯化,即可以获得香港牡蛎薄壳新品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1802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能车载动力机
- 下一篇:人参与西洋参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及其鉴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