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毛细管微流装置及使用该装置制备具有多级孔道结构的聚合物微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9418.6 | 申请日: | 2014-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8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财;姬相玲;石凯;彭超;潘艳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13/14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南小平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毛细管微流装置及使用该装置制备具有多级孔道结构的聚合物微球的方法,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多孔微球聚合物材料的尺寸分布非常宽的技术问题。该制备方法采用致孔剂法和乳液模板法结合,在自组装的玻璃毛细管微流装置中制备具有多级孔道结构的聚合物微球。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材料尺寸分布均匀、具有纳米级孔道和微米级孔道相互连通的多级孔道结构的聚合物微球。该制备方法通过加入致孔剂得到纳米尺寸的孔结构,通过乳液模板得到微米尺寸孔结构,最终得到的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相互连通的孔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毛细管 装置 使用 制备 具有 多级 孔道 结构 聚合物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玻璃毛细管微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装置包括注射管、外管、收集管和接收管;所述注射管设置在外管一端内侧,所述收集管设置在外管另一端内侧,所述收集管和注射管锥形头之间距离为0.08mm‑0.15mm,所述注射管、外管和收集管同轴放置并用环氧胶固定,所述收集管的另一端插入到所述接收管中;所述注射管的外径为0.76mm、内径为0.58mm,注射管锥形头内径为0.05mm‑0.1mm;所述外管的内径为1.0mm;所述收集管的外径为0.76mm、内径为0.58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0941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