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辐射诱变微藻生物质固定烟气高浓度CO2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96508.6 | 申请日: | 2014-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8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程军;岑可法;周俊虎;刘建忠;王智化;黄镇宇;周志军;杨卫娟;张彦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01 | 分类号: | C12N15/01;C12N1/12;C12N1/20;C12R1/89;C12R1/01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002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旨在提供核辐射诱变微藻生物质固定烟气高浓度CO2的方法。该核辐射诱变微藻生物质固定烟气高浓度CO2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对原始藻液用60Co-γ射线进行辐射,辐照后再放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恢复培养;然后对藻液进行多次接种、培养、离心后,得到能够固定烟气高浓度CO2的改良诱变藻种;将改良诱变藻种接种后培养,并通入烟气,通过计算CO2的进出口浓度差值取样计算固碳效率。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藻种在电厂烟气中15vol%高浓度CO2下的生长速率和固碳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核辐射 诱变 生物 固定 烟气 浓度 co sub 方法 | ||
【主权项】:
核辐射诱变微藻生物质固定烟气高浓度CO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下述步骤:(1)取10~20mL原始藻液加入到离心管(50mL)中,用剂量为100~900GY的60Co‑γ射线对离心管中的原始藻液进行辐射5~90min,剂量率为10~20GY/min;然后将装有辐照后的藻液的离心管放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30~40天的恢复培养,恢复培养是指:培养温度为20~23℃,每天分别依次进行12小时光照处理和12小时黑暗处理,且光照处理时的光照强度为800~1200lux;(2)将步骤1处理后的藻液接种到三角瓶(1L)中,且接种量为5%~10%,接种后三角瓶中的SE标准培养基体积为500~1000mL;然后对接种后的藻液进行放大培养:在培养温度为25~29℃,每天分别依次进行12小时光照处理和12小时黑暗处理,且光照处理时的光照强度1000~3000lux,并向三角瓶中通入空气,培养10~15天;放大培养结束后,将藻液在4000rpm下离心5min,丢掉上清液,下层沉淀即为诱变藻种;(3)将步骤2得到的诱变藻种接种到圆柱瓶A(400mL)中,且接种量为5~10%,接种后圆柱瓶A中的SE标准培养基体积为300~400mL;然后将接种后的诱变藻种,在温度为25~29℃、光照强度为4500~5000lux的光照条件下培养,并向圆柱瓶A中通入CO2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培养7~10天,且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浓度为6%,并保证混合气体的通入速度在30~40mL/min之间;培养结束后,再将接种有诱变藻种的培养基在4000rpm下离心5min,丢掉上清液,下层沉淀即为诱变一次驯化藻种;(4)将步骤3中得到的诱变一次驯化藻种接种到圆柱瓶B(400mL)中,且接种量为5~10%,接种后圆柱瓶B中的SE标准培养基体积为300~400mL;然后将接种后的诱变一次驯化藻种,在温度为25~29℃、光照强度为4500~5000lux的光照条件下培养,并向圆柱瓶B中通入CO2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培养7~10天,且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浓度为10%,并保证混合气体的通入速度在30~40mL/min之间;培养结束后,再将接种有诱变一次驯化藻种的培养基在4000rpm下离心5min,丢掉上清液,下层沉淀即为诱变二次驯化藻种;(5)将步骤4中得到的诱变二次驯化藻种接种到圆柱瓶C(400mL)中,且接种量为5~10%,接种后圆柱瓶C中的SE标准培养基体积为300~400mL;然后将接种后的诱变二次驯化藻种,在温度为25~29℃、光照强度为4500~5000lux的光照条件下培养,并向圆柱瓶C中通入CO2和氮气的混合气体培养7~10天,且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浓度为15%,并保证混合气体的通入速度在30~40mL/min之间;培养结束后,再将接种有诱变二次驯化藻种的培养基在4000rpm下离心5min,丢掉上清液,下层沉淀即为能够固定烟气高浓度CO2的改良诱变藻种;(6)将步骤5中得到的改良诱变藻种接种到密封的圆柱瓶D(600mL)中,且接种量为5~10%,接种后圆柱瓶D中的SE标准培养基体积为500~600mL,所述圆柱瓶D的瓶口处开两个通气口,分别为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然后将接种后的改良诱变藻种,在温度为25~29℃、光照强度为4500~5000lux的光照条件下培养,并向圆柱瓶D中通入烟气,并保证烟气的通入速度在50~60mL/min之间,然后对圆柱瓶D的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处的烟气CO2浓度进行检测,通过计算CO2的进出口浓度差值取样计算固碳效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09650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