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混凝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5793.1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8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万新丰;谢永生;王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钢城集团瑞天安全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702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沉淀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有效提高污水中悬浮物去除效率的一体化混凝沉淀池。采用的技术方案可概括为:一体化混凝沉淀池,包括依次设置的快混池、慢混池、配水渠和沉淀池;快混池设有进水口及混凝剂投入口,其底部设有第一穿孔排泥管,其上方侧壁设有与慢混池上方连通的第一过流孔,其内部设有第一搅拌装置;慢混池设有助凝剂投入口,底部设有第二穿孔排泥管,其上方侧壁设有与配水渠上方连通的第二过流孔,其内部设有第二搅拌装置;配水渠底部设有配水孔及第三穿孔排泥管,其下方侧壁设有与沉淀池下方连通的第三过流孔;沉淀池底部设有上方设有填料区的储泥区,储泥区底部设有第四穿孔排泥管;适用于污水处理系统。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沉淀 | ||
【主权项】:
一体化混凝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快混池(1)、慢混池(2)、配水渠(3)和沉淀池(4),所述快混池(1)与慢混池(2)相连,慢混池(2)与配水渠(3)相连,配水渠(3)又与沉淀池(4)相连;快混池(1)设有进水口及混凝剂投入口(11),其底部设有第一穿孔排泥管(61),其上方侧壁设有与慢混池(2)的上方连通的第一过流孔(71),其内部设有第一搅拌装置(51);慢混池(2)设有助凝剂投入口(20),其底部设有第二穿孔排泥管(62),其上方侧壁设有与配水渠(3)的上方连通的第二过流孔(72),其内部设有第二搅拌装置(52);配水渠(3)的底部设置有配水孔及第三穿孔排泥管(63),其下方侧壁设有与沉淀池(4)下方连通的第三过流孔(73);沉淀池(4)底部设有储泥区(41),储泥区(41)的底部设置有第四穿孔排泥管(64),储泥区(41)的上方设有填料区(4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钢城集团瑞天安全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钢城集团瑞天安全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82579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大型自由锻造水压机立柱螺母防松动监测装置
- 下一篇:高效隔油沉淀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