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结渔网机上钩针摆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61725.6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3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夏卫东;曹清林;崔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G1/02 | 分类号: | D04G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结渔网机上钩针摆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1)、从动齿轮(2)、沟槽凸轮(3)、外轮廓线(3-1)、内轮廓线(3-2)、第一滚子(4)、第二滚子(6)、导杆(5)、框形结构(5-1)、连架杆(7-1)、上钩针针床(7-2)、上钩针(7-3)、轴(A0)、主轴(B0)、上钩针针床摆动轴(D0)、设在主轴(B0)上的固定支点(B0)、设在上钩针针床摆动轴(D0)上的固定支点(D0)、第一铰接点(C)和第二铰接点(D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1)满足上钩针复杂的运动变化规律要求,更换方便;2)采用了由齿轮传动机构、平面凸轮机构、导杆机构三组机构串联的方式构成,避免使用并联机构,结构简单,易于满足运动设计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渔网 钩针 摆动 机构 | ||
【主权项】:
有结渔网机上钩针摆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齿轮(1)、从动齿轮(2)、沟槽凸轮(3)、外轮廓线(3‑1)、内轮廓线(3‑2)、第一滚子(4)、第二滚子(6)、导杆(5)、框形结构(5‑1)、连架杆(7‑1)、上钩针针床(7‑2)、上钩针(7‑3)、轴(A0)、主轴(B0)、上钩针针床摆动轴(D0)、设在主轴(B0)上的固定支点(B0)、设在上钩针针床摆动轴(D0)上的固定支点(D0)、第一铰接点(C)和第二铰接点(D1),所述的主动齿轮(1)固定在轴(A0)上;所述的从动齿轮(2)固定在主轴(B0)上;所述的主动齿轮(1)与从动齿轮(2)啮合,构成齿轮传动机构,所述的从动齿轮(2)上设有沟槽凸轮(3),沟槽凸轮(3)上带有外轮廓线(3‑1)和内轮廓线(3‑2),所述的第二滚子(6)设在沟槽凸轮(3)的外轮廓线(3‑1)和内轮廓线(3‑2)形成的沟槽中;所述的第二滚子(6)的直径与沟槽宽度相同;所述的第二滚子(6)的中心与导杆(5)在第一铰接点(C)通过转动副铰接,所述的沟槽凸轮(3)和带有第二滚子(6)的凸轮机构从动件即导杆(5)构成了平面凸轮机构,所述的平面凸轮机构中,沟槽凸轮(3)是运动输入件,导杆(5)是运动输出件; 所述的导杆(5)在其两端点中间具有框形结构(5‑1),框形结构(5‑1)的宽度与第一滚子(4)的直径相同,导杆(5)的框形结构(5‑1)套在第一滚子(4)上,所述的第一滚子(4)的中心空套安装在主轴(B0)上,可绕主轴(B0)上的固定支点(B0)摆动;所述的导杆(5)的一端与连架杆(7‑1)在第二铰接点(D1)通过转动副铰接;所述的导杆(5)、绕主轴(B0)上的固定支点(B0)摆动的第一滚子(4)和连架杆(7‑1)构成导杆机构,所述的导杆机构中,导杆(5)是运动输入件,连架杆(7‑1)是运动输出件;所述的连架杆(7‑1)和上钩针针床(7‑2)为一个整体,均连在上钩针针床摆动轴(D0)的固定支点(D0)上,所述的上钩针针床(7‑2)与连架杆(7‑1)方向相反,所述的上钩针(7‑3)固定安装在上钩针针床(7‑2)上;所述主轴(B0)、上钩针针床(7‑2)、上钩针针床摆动轴(D0)均具有与整机长度一样的长度,并平行安装;所述的上钩针(7‑3)设有多枚,顺序排列在上钩针针床(7‑2)上,并沿机器长度方向并列安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海安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66172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纳米管阴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塑壳断路器的动触臂以及动触臂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