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实时图像传输系统的管道探测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8102.5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2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霍恺睿;李康;王翔;王景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32 | 分类号: | F16L55/32;F16L10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图像传输系统的管道探测机器人。该机器人由机械动力系统和图像传输系统两部分组成。机械动力系统中,电源提供能量后,通过蜗轮与齿轮、齿轮与驱动轮的咬合实现机器人运动,并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机器人的行进方向并通过数据线传输到接受屏上供工作人员观察。本机器人对帮助工作人员进行各种管道的定期检查与探测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且小车的受限制因素较少,通过轮式变径系统适应管径大小不同的管道。图像传输系统中,通过车载摄像头,能适应多种管道,动力强劲,齿轮组全部是啮合结构,结构简单可靠,工作效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实时 图像 传输 系统 管道 探测 机器人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实时图像传输系统的管道探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控制系统和图像传输系统两部分,图像传输系统位于机械控制系统上,所述机械控制系统包括电机系统、蜗轮蜗杆系统和驱动控制电路系统三部分,驱动控制电路系统控制电机系统工作,电机系统为蜗轮蜗杆系统提供动力;所述电机系统包括电机、电机外壳(1)、从动轮支架(2)、从动轮(3),其中从动轮(3)的数量为三个,该三个从动轮(3)均匀分布在电机外壳(1)的从动轮支架(2)上,电机外壳(1)内部设置电机;所述蜗轮蜗杆系统包括蜗轮(4)、蜗杆(5)、主动轮(6)、变径杆(7)、连接杆(8)、金属外壳(9)及销轴(10),蜗杆(5)位于金属外壳(9)内,蜗轮(4)一共有三组,每组包括两个蜗轮,同一组的两个蜗轮圆心的连线与蜗杆(5)平行,该三组蜗轮(4)均匀的分布在蜗杆(5)的外侧并与蜗杆相啮合;主动轮(6)一共有三组,该三组主动轮(6)均匀分布在金属外壳(9)的外侧,每组均包括两个主动轮,两个主动轮圆心的连线与蜗杆(5)平行,每组主动轮通过连接杆(8)相连接,每个主动轮(6)均通过变径杆(7)连接在金属外壳(9)上,所述变径杆(7)通过销轴连接在金属外壳(9)上,每个主动轮(6)均与蜗轮(4)相啮合,在蜗轮(4)的带动下旋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16810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转式双头放料的整平送料机
- 下一篇:一种支撑管定型机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