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回收熔盐传热蓄热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071964.6 | 申请日: | 2013-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0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马重芳;吴玉庭;陈永昌;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吴荫芳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回收熔盐传热蓄热换热器,包括多根流动汽车尾气的管子、流动制冷剂的螺旋盘管、前端盖、后端盖、及筒壁;还设置了盛装相变材料熔融盐的壳层;多个流动汽车尾气的管子彼此间相互平行且固定于由前端盖、后端盖,以及筒壁围成的空间内,流动制冷剂的螺旋盘管缠绕在多个流动汽车尾气的管子的外侧,多个流动汽车尾气的管子彼此之间、流动汽车尾气的管子与流动制冷剂的螺旋盘管之间,以及流动制冷剂的螺旋盘管与筒壁之间均为盛装相变材料熔融盐的壳层;前端盖与汽车排气管相连接,余热回收后的尾气经过后端盖直接排入大气。克服了由于汽车尾气排放间接性、随机性带来的换热介质循环中断的问题,具有蓄热能力强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尾气 余热 回收 传热 蓄热 换热器 | ||
【主权项】:
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回收熔盐传热蓄热换热器,包括多根流动汽车尾气的管子(9)、流动制冷剂的螺旋盘管(1)、前端盖(16)、后端盖(11)、及筒壁(3);其特征在于:还设置了盛装相变材料熔融盐的壳层(2);多个流动汽车尾气的管子(9)彼此间相互平行且固定于由前端盖(16)、后端盖(11),以及筒壁(3)围成的空间内,流动制冷剂的螺旋盘管(1)缠绕在多个流动汽车尾气的管子(9)的外侧,多个流动汽车尾气的管子(9)彼此之间、流动汽车尾气的管子(9)与流动制冷剂的螺旋盘管(1)之间,以及流动制冷剂的螺旋盘管(1)与筒壁(3)之间均为盛装相变材料熔融盐的壳层(2);前端盖(16)与汽车排气管相连接,汽车尾气通过前端盖进入多根流动汽车尾气的管子(9),螺旋盘管(1)中的制冷剂吸收尾气热量气化为蒸气,制冷剂蒸气通过制冷剂出口(14)排出,余热回收后的尾气经过后端盖(11)直接排入大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2007196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测量燕尾槽宽度的专用测量工具
- 下一篇:箱体式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