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碳化钨粉末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42015.0 | 申请日: | 2013-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8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林涛;柏景雷;邵慧萍;张深根;何新波;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22F9/16;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碳化钨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硝酸铬和偏钒酸铵用去离子水溶解,加入仲钨酸铵(APT)球磨成浆,再加入水溶性酚醛树脂(PF)继续球磨,然后喷雾干燥得到复合粉末;将前驱体粉末在低温球磨中用液氮作为球磨介质球磨,室温干燥后置于碳管炉中用氢气保护碳化,得到纳米碳化钨粉。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在工艺开始端加入铬和钒元素以及加入PF,通过元素的内部抑制作用以及PF的外部包覆隔离作用,并通过液氮冷冻球磨,使生产过程容易将WC粉末颗粒尺寸稳定地保持在纳米尺度。此外,由于WC粉末制备流程简单、易于控制,使工业化生产投资少,生产工艺简单、方便,产品成本低,便于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碳化 粉末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纳米碳化钨粉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九水硝酸铬和偏钒酸铵用去离子水溶解,加入仲钨酸铵(APT)球磨2‑3小时成浆,每千克APT加入九水硝酸铬6‑8克和偏钒酸铵5‑7克,再加入水溶性酚醛树脂(PF)继续球磨4‑6小时,每千克APT加入酚醛树脂为52‑55克,然后喷雾干燥得到复合粉末;将前驱体粉末在低温球磨中用液氮作为球磨介质球磨12‑36小时,室温干燥后置于碳管炉中用氢气保护碳化,升温过程中按3‑5℃/min升温到680‑720℃保温1‑2小时,再按5‑10℃/min升温到1060‑1090℃保温2‑3小时得到纳米碳化钨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4201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