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撞击型湿蒸汽汽液两相分离前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8342.2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6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高铁瑜;夏津津;朱江楠;栾海峰;李剑钊;于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撞击型湿蒸汽汽液两相分离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汽轮机引出的湿蒸汽通过外部的湿蒸汽引导装置引导,再通过湿蒸汽对撞装器的入口区引至蒸汽对撞装器的湿蒸汽分配区,湿蒸汽在湿蒸汽分配区中形成环向均匀分布;之后环向均匀分布的湿蒸汽流入对撞区进行撞击,对撞后液滴轨迹的无序性促进了液滴的凝聚,使液滴直径急剧增大,在重力作用下坠落,通过下端出口被排水装置收集;其余液滴跟随汽流向上流动,并在流动过程中尺寸继续增加,最终流到与扩压管相连的旋风分离装置中,在离心力作用下进行最终的汽液分离。本发明方法分离效率高且变工况下分离效率较稳定,流动阻力小。 | ||
搜索关键词: | 撞击 蒸汽 两相 分离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撞击型湿蒸汽汽液两相分离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将汽轮机引出的湿蒸汽通过外部的湿蒸汽引导装置引导,再通过湿蒸汽对撞装器的入口区引至蒸汽对撞装器的湿蒸汽分配区,湿蒸汽在湿蒸汽分配区中形成环向均匀分布,其中,湿蒸汽分配区为环形金属圆管,其外径周向均布多个进口管作为入口区,该环形金属圆管的内径与对撞区连通,对撞区呈竖直圆筒形,下端尺寸逐渐缩小,为倒锥形,下端出口与外部排水装置相连;上端出口与扩压管连接;(2)之后环向均匀分布的湿蒸汽流入对撞区进行撞击,对撞后液滴轨迹的无序性促进了液滴的凝聚,使液滴直径急剧增大,在重力作用下坠落,通过下端出口被排水装置收集;(3)其余液滴跟随汽流向上流动,并在流动过程中尺寸继续增加,最终流到与扩压管相连的旋风分离装置中,在离心力作用下进行最终的汽液分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71834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