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块体大孔材料固定化漆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7761.4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4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梁云霄;刘晓贞;张瑞丰;张育淇;李云;郑璐梦;江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14 | 分类号: | C12N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块体大孔材料固定化漆酶的制备方法,属于固定化酶制备技术领域。该固定化漆酶是以表面环氧基功能化的块体SiO2大孔材料为载体,将漆酶通过共价结合法固定在该载体上。其制备方法包括两个步骤:载体的制备和漆酶的固定。载体的制备:以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为硅烷偶联剂,在溶剂热反应条件下通过GPTMS在SiO2大孔材料孔道内表面接枝反应,制备出可与漆酶共价结合的环氧基功能化载体。漆酶的固定:将载体浸入漆酶溶液,在室温下振荡反应,经洗涤、干燥,得固定化漆酶成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固定化漆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固定化漆酶活力高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化漆酶 制备 大孔材料 漆酶 块体 共价结合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环氧基功能化 制备技术领域 硅烷偶联剂 孔道内表面 溶剂热反应 固定化酶 接枝反应 漆酶溶液 振荡反应 制备工艺 浸入 表面环 功能化 环氧 氧基 洗涤 | ||
【主权项】:
1.一种块体大孔材料固定化漆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载体的制备:采用溶剂热方法,在压力反应釜聚四氟乙烯内衬中按体积比1:1~10加入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和有机溶剂,称取适量干燥的块体SiO2大孔材料浸入上述GPTMS的溶液中,在60~150℃下反应6~24小时,自然冷却后,滤出大孔材料,用相应的有机溶剂冲洗2~3次、再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干燥后即得固定化酶所用的载体;(2)漆酶的固定:将步骤(1)中得到的载体浸入用缓冲溶液配置的漆酶溶液中,在5~30℃下振荡反应3~5小时,滤出、用缓冲液洗涤至溶液中检测不到蛋白,然后真空干燥即得固定化漆酶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8776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