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秋葵高产栽培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0074.4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9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东颐锦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红秋葵高产栽培技术,其特殊之处包括播种育苗、间苗疏苗、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上市工艺过程。它解决了目前采用传统的栽培管理方法存在的红秋葵产量低的问题,适用于胶东地区菜农在露天种植红秋葵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秋葵 高产 栽培技术 | ||
【主权项】:
一种红秋葵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艺过程:播种育苗:胶东地区5 月播种,在播前20d左右整地做畦, 畦宽1 米, 沟宽30~40 cm, 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 kg、进口三元复合肥40 kg, 翻入土中, 耙平畦面备用;播种前先将种子放在55℃的80%多菌灵500 倍液中浸种20 min进行种子消毒, 再用清水浸泡24~48 h, 即可准备播种;每畦播两行, 株行距50 cm ×cm 厘米, 行间错开播种, 使其生长后根系分布均匀, 每穴播3~4 粒; 间苗疏苗:当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及时进行间苗, 剔去弱苗、小苗, 每穴留2 株壮苗;肥水管理:间苗后7~1 0d施1 次齐苗肥, 用稀释人粪尿加0.3%~0.5%的尿素浇施;开花结果期重施1 次追肥, 每亩结合灌水施1 5~20 kg三元复合肥, 以后无需再追肥;整个生长期保持土壤充分湿润, 尤其是开花结果期不可缺水, 如遇高温干旱天气, 最好每天浇水1 次;长期下雨时应注意及时排水; 病虫害防治: 苗期蚜虫 可用1 0%吡虫啉1 500倍液防治; 中后期主要为斜纹夜蛾、椿象等, 可分别用高效溴氰菊酯1 500 倍液、敌杀死5000 倍液防治; 采收上市:用于炒食、凉拌的嫩果要及时采收,花谢后7~8d 嫩果长8~10cm, 果实外观比较鲜嫩;一般可持续采收至秋霜前, 每亩产量达1500~2000 千克,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东颐锦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东颐锦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0007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片式磁流变液电磁离合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离合器的总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