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纵波、转换横波地震资料的时间匹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17812.9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0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光;王秀玲;孟宪军;赵庆国;刘玉珍;王慧;王兴谋;苗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6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谢省法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纵波、转换横波地震资料的时间匹配方法,该方法分别对纵波、转换波地震资料进行标志层的层位解释,利用标志层的纵波、转换波时间计算初始纵横波速度比,利用此速度比对转换波地震剖面进行初始时间匹配;采用纵横波速度比扰动的方法对转换波初始时间匹配剖面和纵波剖面进行相关谱分析,拾取速度比扰动量;利用此扰动量对初始速度比进行校正,得到基于层位解释和精细扰动的纵横波速度比,利用此速度比将转换波剖面的时间转换至纵波双程时间。利用该方法对纵波、转换波剖面进行时间匹配之后,转换波剖面的构造、波组与纵波剖面时间一致性较好,为后续的联合应用提供了良好的资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纵波 转换 地震 资料 时间 匹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纵波、转换横波地震资料的时间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纵波、转换波地震资料进行标志层的层位解释,利用标志层对应的纵波、转换波时间计算初始纵横波速度比,利用此速度比对纵波、转换波地震剖面进行初始时间匹配,得到转换波初始时间匹配剖面;步骤二:通过纵横波速度比扰动的方法,对从步骤一中得到的转换波初始时间匹配的地震道与纵波地震道进行相关谱分析,拾取速度比扰动量;利用此扰动量对分析道的初始速度比进行校正,得到基于层位解释和精细扰动的纵横波速度比;步骤三:对三维工区中多个位置的地震道进行步骤二操作,对初始纵横波速度比数据体进行校正,得到三维的基于层位解释和精细扰动的纵横波速度比数据体,利用此速度比体,将转换波剖面的时间转换至纵波双程时间,即完成了本方法的纵波、转换波时间匹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1781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