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6402.0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5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元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N11/00 | 分类号: | F02N11/00;F02N1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韩俊;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起动器,通过在可动铁心(19a)的圆筒孔(19b)的内周面与钩部(34)的凸缘部(34b)的第一环状槽部(34d)之间配置产生滑动阻力的弹性体(37),并且使其具有空气阻尼器功能,能在尽力不减慢柱塞(19)的吸引速度的情况下充分地获得抑制驱动弹簧(35)挠曲的效果,并能使发动机迅速地启动。 | ||
搜索关键词: | 起动器 | ||
【主权项】:
一种起动器(1),包括柱塞,该柱塞由可动铁心(19a)、钩部(34)、轴承(36)及驱动弹簧(35)构成,其中,所述可动铁心(19)因对励磁线圈进行通电而移动,所述钩部(34)的轴部(34a)安装在设于所述可动铁心(19a)的圆筒孔(19b)内,所述轴部(34a)的前端部从所述可动铁心(19a)突出而与变速杆(7)的端部卡合,并且在所述轴部(34a)的后端部形成有凸缘部(34b),所述轴承(36)固定在所述圆筒孔(19b)的开口部上,并且使所述轴部(34a)贯穿所述轴承(36)的内径,所述驱动弹簧(35)在所述圆筒孔(19b)内被插入所述凸缘部(34b)与所述轴承(36)之间,根据所述可动铁心(19a)的移动来驱动所述变速杆(7),从而经由所述变速杆(7)使小齿轮(6)移动,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钩部(34)的凸缘部(34b)的外周面沿周向形成第一环状槽部(34d),在所述第一环状槽部(34d)与所述圆筒孔(19b)的内周面之间沿全周设置弹性体(37),从而在一边使所述驱动弹簧(35)挠曲,一边使所述可动铁心(19a)和所述钩部(34)相对移动时,利用所述弹性体(37)在所述可动铁心(19a)与所述钩部(34)之间产生滑动阻力,在所述可动铁心(19)上形成将所述可动铁心(19)的第一内部空间(A)与所述可动铁心(19a)的外部空间相互连通的第一连通路(19c),其中,所述第一内部空间(A)由所述圆筒孔(19b)、所述弹性体(37)及所述凸缘部(34b)围成,通过在所述轴部(34a)的前端侧设置沿轴向形成的第一流路槽部(34e),从而在所述轴承(36)与所述轴部(34a)之间形成将所述可动铁心(19a)的第二内部空间(B)与所述可动铁心(19a)的外部空间相互连通的第二连通路(38),其中,所述第二内部空间(B)由所述圆筒孔(19b)、所述轴承(36)、所述钩部(34)及所述弹性体(37)围成,在所述轴部(34a)的所述第一流路槽部(34e)的轴向后端侧形成有第一流路面积扩大部(34f),从而在所述可动铁心(19a)位于静止位置时,所述第二连通路(38)的流路面积比所述第一连通路(19c)的流路面积小,在所述可动铁心(19a)位于一边使所述驱动弹簧(35)挠曲一边移动的位置时,所述第二连通路(38)的流路面积比所述第一连通路(19c)的流路面积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9640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