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桩工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6131.0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0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库帆;黄小勇;李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武船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0 | 分类号: | E21B7/00;E21B17/22;E02D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桩工钻具,包括钻杆、螺旋叶片、第一入岩机构及第二入岩机构;其中,螺旋叶片套设在钻杆的外壁上,且螺旋叶片与钻杆固定连接;第一入岩机构与螺旋叶片固定连接;第二入岩机构的一端与钻杆底部固定连接。实际作业过程中,外界作用于钻杆上的作用力通过传递至第二入岩机构进行钻进;且该桩工钻具往下钻进时,首先通过第二入岩机构将岩层破开小口,然后利用螺旋叶片及第一入岩机构逐渐将钻孔扩大到要求孔径,同时螺旋叶片通过套设在钻杆的外壁上将破开的碎石往上输送形成桩孔;本发明进一步提高了桩工钻具的破岩能力,且能够通过螺旋叶片自动排除碎石,具有破岩及排石双重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桩工钻具 | ||
【主权项】:
一种桩工钻具,应用于岩石的破岩及排石,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杆、用于旋转作业的螺旋叶片、用于钻进作业的第一入岩机构、用于钻进作业的第二入岩机构及用于连接所述钻杆与所述第二入岩机构的滑动套管组件;其中,所述钻杆的内部呈空心结构;所述螺旋叶片套设并盘绕在所述钻杆的外壁上,且所述螺旋叶片与所述钻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入岩机构与所述螺旋叶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入岩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套管组件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套管组件的中上部与所述钻杆的底部活动连接,且所述滑动套管组件的外壁与所述钻杆的底部内壁能够实现相对滑动;所述滑动套管组件侧壁开设有通孔结构,当所述滑动套管组件的中上部滑动至所述钻杆的底部空心结构内时,所述通孔结构与所述钻杆的底部内壁相接触;或者,当所述滑动套管组件的中上部滑动至所述钻杆的底部空心结构外时,所述钻杆的内部空心结构、所述滑动套管组件的内部空心结构通过所述通孔结构与外界相通;所述第一入岩机构包括:若干个第一截齿;每一个所述第一截齿分别与所述螺旋叶片固定连接;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截齿依次等间距且呈渐开式分布;和/或,所述第二入岩机构包括:钻头及若干个第二截齿;所述钻头的一端与滑动套管组件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钻头的另一端与每一个所述第二截齿固定连接;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截齿依次等间距且呈渐开式分布;所述滑动套管组件包括:支撑板、套管及用于所述套管与所述钻杆相对滑动的滑动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与所述钻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的中上部通过所述滑动机构与所述钻杆的底部活动连接,且所述滑动套管组件的外壁通过所述滑动机构与所述钻杆的底部内壁能够实现相对滑动;所述套管侧壁开设有通孔结构,当所述套管的中上部滑动至所述钻杆的底部空心结构内时,所述通孔结构与所述钻杆的底部内壁相接触;或者,当所述套管的中上部滑动至所述钻杆的底部空心结构外时,所述钻杆的内部空心结构、所述套管的内部空心结构通过所述通孔结构与外界相通;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套管的侧壁上的若干个滑槽;开设在所述钻杆的底部侧壁上的若干个螺纹孔;及分别与所述滑槽数量相适配、所述螺纹孔内螺纹相适配的若干个螺杆;所述螺杆依次对应穿过所述螺纹孔、所述滑槽将所述套管与所述钻杆二者连接;所述套管通过所述滑槽能够实现与所述钻杆相对滑动;所述通孔结构呈方形门孔;所述方形门孔的数量是2个;2个所述方形门孔以所述套管的中心竖轴为中心对称轴呈中心对称结构分布在所述套管的两侧;所述方形门孔、所述滑槽依次等间距交替分布在所述套管的侧壁上;且在所述桩工钻具向下钻进时,通过土层自然阻力推动设有所述方形门孔的所述套管滑动至所述钻杆底部的空心结构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武船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武船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8613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冲程发动机的喷油器压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型柴油机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