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织横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1408.0 | 申请日: | 2013-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8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圣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圣之 |
主分类号: | D04B7/00 | 分类号: | D04B7/00;D04B15/10;D04B15/36;D04B15/70;D04B15/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6334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针织横机,栅板上部分三角系统为成圈区,设置成圈针通道D、移圈针通道C、集圈针通道E和接圈针通道F。各通道间由移圈三角18和集圈三角16、16’之间的出没互换实现功能转换。栅板下部分三角系统为选针区,采用了单级直选直挺工作方式,设置有两个相互独立的挺针槽,分别为成圈(移圈)挺针槽A和集圈(接圈)挺针槽B。在花型的编织过程中,由集圈三角16和压针三角15配合,对不织针进行无分级单次压埋,避免多级压针带来的磨损。挺针三角115的挺针面115d和下针面115e为一体流线导针面,挺针过程不会出现卡针、撞针等现象。本发明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故障概率低,支持多功能编织。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 | ||
【主权项】:
一种针织横机,包括栅板组件、针床组件、选针器组件和罗拉组件,栅板组件对置安装于可往复滑动机头架的前后侧,针床组件置于栅板下侧,针床上设置有横向排列的若干个相邻针槽和成圈齿口,针槽内装有可移动工作的织针和选针片,织针片踵和选针片片踵可以受控切入或脱离栅板的三角系统的导针槽,选针器组件固定于栅板底部,与导针块之间设有选针通道,选针片尾依次通过选针通道时,由选针器选出工作针或不工作针,依靠栅板移动实现编织,罗拉组件置于针床下侧,受动力驱动对编织物实施牵拉,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栅板组件,上部三角系统组成成圈编织区,下部三角系统组成挺针区,上部成圈区分别设置有成圈导针通道(D)、移圈导针通道(C)、集圈导针通道(E)和接圈导针通道(F),下部挺针区设置有功能对应的挺针槽,分别为成圈(移圈)挺针槽(A)和集圈(接圈)挺针槽(B),组件包括基板(10),和固定于基板(10)上的外限位三角(11、11′)、外护针三角(12、12′)、压埋针三角(15、15′)、移圈导针三角(17)、接圈限位三角(19)、中间限位三角(110)、中间限位三角(111)、护针三角(112、112′)、复位三角(113、113′)、同步复位三角(114、114′)、挺针三角(115)、接圈挺针三角(117)、中间复位三角(118),与基板(10)平行移动的弯纱三角(13、13′)、弯纱限位三角(14、14′),与基板(10)垂直移动的集圈三角(16、16′)、移圈三角(18)、接圈三角(116、116′),以及三角安装支架(119);所述的针床组件,针槽和齿口内装置着可移动工作的、由舌针(210)、踵片(211)和弹性扣销(212)组成的复合针和选针片(215),复合针对应于栅板的成圈区,选针片(215)对应于栅板的挺针区,其两者片踵(211c、215d)凸出针板,与栅板相应的导针槽相切入,依靠栅板相对于针床的移动使片踵(211c、215d)与三角发生作用,并使其沿导针槽移动,实现编织动作,片踵(211c、215d)可在外部控制下沿针槽的深度方向沉入针槽,退出工作状态,组件包括基床(20)、齿片(23)、填撑片(26)、沉降片(27)、压板(29、214),和由舌针(210)、踵片(211)、弹性卡销(212)组成的复合织针,以及针床插片(213)、选针片(215)、垫片(219);所述的选针器组件,选针器壳体(30)内装有E型磁导针组件,壳体(30)底侧设置有与E型磁导针组件相对的磁性导针块(310),选针器的E型磁导针组件与磁性导针块(310)之间形成选针通道,E型磁导针组件的中间体(35)上绕有退磁线圈(37),中间体(35)的一端为选针口(35a),当选针片(215)片尾依次经过选针通道时,E型磁导针组件和磁性导针块(310)的磁场同时作用于选针片(215)的片尾,由选针口(35a)的磁性有无选出工作织针和不工作织针,组件包括选针器壳体(30)、永磁体1(31)、永磁体2(32)、垫撑块(33)、E型导磁体组件(34、35、36)、退磁线圈(37)、隔离晶体(38)、固定垫块(39)、导针块(310)、导针磁钢(311a、311b)、固定螺杆(312)、空心销(313),并且包括双系统横机中的中间选针器(314)和双系统横机中的中间导针底座(315);所述的罗拉组件,环筒形同步牵拉带(40)内侧,叠列设置有顶转动棒(41)、中间传动棒(42)、主转动棒(43),各转动棒的两端穿套在支撑块(44)的对应圆孔内,组成可转动的组体,主转动棒(43)在齿轮箱组(45)的驱动下依次驱动同步牵拉带(40)、中间传动棒(42)、顶转动棒(41)做同步转动,转动组体呈双组对置安装,编织物通过其双组之间,由其相向转动形成的摩擦拉力对编织物实施牵拉,组件包括环筒形同步牵拉带(40、40′)、顶转动棒(41、41′)、中间传动棒(42、42′)、主转动棒(43、43′),两端支撑块(44、4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圣之,未经王圣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8140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磨耗试验机
- 下一篇:一种烟草样品快速抽干专用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