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猪苓人工高产优质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56020.5 | 申请日: | 2013-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7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明炳臻;辛永孝;衡智洲;李晓东;毋建民;马永升;章春燕;曹克俭;柯健;柏文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略阳县炳臻猪苓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430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猪苓人工高产优质栽培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选择900-1200m海拔范围的山区坡、平地,在栽种前一年,选用适合于猪苓生长的栎类优质蜜环菌培育的青冈树菌棒,在11月或第二年3月按每窝准备提前培育好的菌棒6根、健壮、无病虫害、有弹性纯野生的灰苓和黑苓进行种植;挖坑深20-30cm,只栽一层,树棒顺放起垄种植。春季3月或者秋季11月初种植后,覆盖地膜。本发明的特点是降低了猪苓种植海拔,改善了种植环境;适时加盖地膜,提高了地温,延长了生长时间;同时提前培育菌棒及改进为一层种植,有利于提前接菌和符合猪苓与蜜环菌好气性特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猪苓 人工 高产 优质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猪苓人工高产优质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步骤组成:(1)选地:选用900——1200m海拔范围的具有黑腐殖土壤的山区坡、平地;(2)培育菌棒和菌枝:在栽种前一年的1‑3月,选用适合于猪苓生长的直径为12cm(左右)的栎类青冈树棒,截成80‑100cm长,按6根/窝,蜜环菌700‑800克/窝准备;在树棒的2‑3面砍鱼鳞口,适当晾晒备用;另备直径2cm以上、长3‑5cm的树枝,按2‑3公斤/窝准备;在3‑5月份开始用坑培法培养菌材:培养前先用0.25%硝酸铵溶液将上述树棒和树枝浸泡4‑6小时,以补充足够的氮源;选择种植地附近的地方挖深40‑60cm的坑,长度和宽度以培育菌材的量和地形而定,先在坑低铺一层1cm厚的青冈树叶,将晾晒好的树棒按间距5cm铺一层,棒间均匀放入准备好的树枝和蜜环菌,然后覆土,以盖住棒为宜,用同样方法共培育3‑4层,最后坑顶覆土5‑8cm,浇一次透水,无雨期间一月浇一次水,培育时间为一年;(3)栽培时间:选择每年秋季11月,也可以是次年3月初进行栽种;(4)种植方法①选种:选择健壮、无病虫害、有弹性的纯野生猪苓的灰苓、黑苓做种;每窝准备苓种0.4‑0.6公斤;②备菌材:在种植前挖出提前培育好的菌棒和菌枝,对应于苓种0.4‑0.6公斤,菌棒按每窝6根准备;③整地:依据地形从上到下以自然坡度规划建设成50‑60cm宽的畦,在栽种前用旋耕机或者其他工具按畦宽挖畦松土,畦深15cm;④摆菌材、填树叶、树枝、菌枝:坑底刨平后先铺0.8‑1.2cm厚潮湿枯 枝落叶,将菌棒均匀顺畦摆放在坑内,菌棒间距3‑5cm,在棒间摆放树枝和菌枝;⑤摆放苓种、覆土:将苓种沿菌材两侧摆放,用土填实空隙,再覆土5‑8cm,最后加盖一层枯枝落叶。春季3月、秋季11月初种植后,在湿度较好的情况下覆盖地膜,地温达到10℃时去掉地膜;(5)、栽后管理一是覆盖地膜增温:当年春季3月种植、11月种植覆盖地膜既可保温又可在来年春季提高地温,可采用地膜覆盖增加地温以延长生长时间;二是防旱:当土壤水分低于20%时,需及时为猪苓浇水,务必使栽培穴内土壤能维持在较湿润状态;三是防涝:猪苓虽然喜湿润,但在平地栽培的,应在连阴雨天,注意排水,防止猪苓浸泡时间过长腐烂;四是保温、保湿:大雨过后和冬春季节应及时为栽培穴顶加盖枯枝落叶,保持土壤温度和湿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略阳县炳臻猪苓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未经略阳县炳臻猪苓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5602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剪叶器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利用桑树枝生产食用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