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一次热循环对AISI4140及AISI4340结构钢锻件进行调质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97797.9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1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新;刘岩;姚伟;高全德;孙振环;田建宁;薛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0 | 分类号: | C21D8/00;C21D1/25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蔡淑媛 |
地址: | 459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轴锻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利用一次热循环对大规格锻件进行调质,缩短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的一种工艺方法,一种利用一次热循环对大规格结构钢锻件进行调质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步骤一:锻造采用控温锻造,步骤二:利用锻后的热量进行锻后退火+调质处理,该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本技术方案的实施,利用锻造热量,进行后续的锻后扩氢退火及调质热处理,实现一次热循环完成锻件的调质处理,其调质后产品的力学性能与粗加工后进行调质的力学性能相当。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一次 循环 aisi4140 aisi4340 结构钢 锻件 进行 工艺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一次热循环对AISI4140及AISI4340结构钢锻件进行调质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步骤一:锻造采用控温锻造 锻造成形时控制成型温度在700~850℃,变形量控制在20~30%,这样有利于进一步的细化晶粒,同时终锻温度低有利于心部获得最大的变形量进行拔长工序并锻造成形;步骤二:利用锻后的热量进行锻后退火+调质处理锻后快冷至400~650℃,然后在材料临界点附近为600~700℃进行待料保温,整批锻件锻造完成后,过冷至300~400℃,按1~2小时/100mm进行保温,这样有利于促使心部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能够进一步改善锻后晶粒度及消除粗大的片状珠光体,为后续淬火做组织准备,然后升温至调质淬火温度,进行调质处理;调质处理的淬火温度采用800~900℃,均、保温时间采用0.5~1.5小时/100mm,使工件心部达到规定温度、完成奥氏体转变,淬火冷却时采用空‑水间隙的水冷进行深度淬火冷却,间歇空冷‑水冷三次,第一次空冷时间为≤3min,水冷时间为6‑20min,第二次空冷时间为4‑5min,水冷时间为4‑10min,第三次空冷时间为5‑6min,水冷时间为3‑5min,淬火后进行高温回火,使得马氏体分解、残余奥氏体转变,从而达到粗加调质的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9779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H-湿法新科冶铝工艺
- 下一篇:钢渣全滚筒处理工艺及用于清渣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