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灯光诱杀防治黄野螟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92111.7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0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君;乔海莉;周亚奎;徐常青;徐荣;魏建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修典盛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24 | 代理人: | 胡长远 |
地址: | 10019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频振式杀虫灯在防治黄野螟上的应用,属于植物虫害防治领域。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灯光诱杀防治黄野螟的方法,主要是在黄野螟的成虫羽化期,在白木香树林中悬挂频振式杀虫灯;所述的频振式杀虫灯之间的距离为100~150米,频振式杀虫灯悬挂高度离地面2~3米;每天清理接虫袋和高压电网上的虫体和污垢。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为物理防治黄野螟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其次,本发明方法对黄野螟的杀虫效果好,每盏灯每晚可诱杀几十到上千头成虫,以及有效地降低下代害虫虫口密度和基数;此外,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且没有环境污染问题,也避免了沉香药材的农药残留,对人、畜安全,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灯光 诱杀 治黄 方法 | ||
【主权项】:
频振式杀虫灯在防治黄野螟上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9211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