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测井和非地震资料设计大炮井深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6187.4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5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杨战军;江汶波;冯文彦;雷栋;李耐宾;郑宗祥;马庆林;杨培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40 | 分类号: | G01V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微测井和非地震资料设计大炮井深的方法,初步井深设计,采用非地震进行表层结构调查,获得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将各激发点深度展绘在图中,将调整后的激发深度加上炸药药柱长度,获得综合设计大炮井深。本发明可以弥补微测井密度相对较低的不足,在实施非地震综合表层调查后,可以保证地震大炮的激发点位于有利激发层内,从而保证了炸药激发能量能够有效地向地下深层传播,为获得有效的深层地震反射信号,提高地震解决深层构造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由于地震勘探中钻井数量巨大,把沙泥层中激发深度减小到合理较浅的深度,对降低地震勘探成本也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测井 地震 资料 设计 大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微测井和非地震资料设计大炮井深的方法,特点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进行探区微测井钻井和测量,经处理解释得到微测井波形图和解释成果,进行初步井深设计,获得地震各激发点上的激发深度值;2)采用非地震方法进行表层结构调查,对取得的资料进行地球物理反演,以微测井资料做控制,获得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3)将步骤1)获得的各激发深度值展绘在步骤2)获得的对应的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中,如激发点深度不是位于有利激发层内,则将激发点深度调到有利激发层内;如果激发点深度已在有利层内,将激发点深度向较浅的深度调整;4)将调整后的激发深度加上炸药药柱长度,获得综合设计大炮井深;其中,步骤1)所述的微测井测量包括微测井资料采集和岩性录井;步骤1)所述的处理解释包括:对微测井资料进行处理获得微测井波形图、速度‑深度曲线和数据;步骤1)所述的初步井深设计包括:确定激发效果好的层位,在每口微测井波形图上确定最佳激发深度;利用研究区内所有微测井最佳激发深度,按照线性内插方法,获得地震各激发点上的激发深度值;步骤1)所述的激发井深是指炮井中炸药柱的顶面深度;步骤2)所述的非地震方法,包括重力、磁力、电阻率法和电磁法勘探方法,其测点密度要高于微测井密度;步骤2)所述的表层结构,是几百米之内的岩性分布及地质结构;步骤2)所述的地球物理反演,是指按照地球物理理论,以已知高精度资料做约束,通过反演和计算,获得地下地质结构和岩性的工作;步骤2)所述的表层结构解释剖面图是指包含表层岩性和结构的地质‑地球物理剖面图;步骤3)所述的有利激发层,是指在有利激发层中采用炸药震源进行激发,爆炸能量能够容易地向深层传播,而且在有利激发层之下没有大套低速层;步骤3)所述的较浅的深度,是指在有利激发层内,激发深度尽可能浅,但大于地震勘探要求的最小激发深度;步骤4)所述的炸药药柱长度,是根据激发层岩性确定炸药量,再结合炸药的规格确定的药柱长度;步骤4)所述的综合设计大炮井深,是指每口炮井的最终设计钻井深度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5618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分子量且分子量窄分布的受阻胺光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辐射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