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小束斑高压脉冲电子束轰击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46979.3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9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许海鹰;左从进;巩水利;付鹏飞;张伟;韩瑞清;韩鹏;陆幼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1D1/09 | 分类号: | C21D1/09;C21D9/5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陈宏林 |
地址: | 10009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实现小束斑高压脉冲电子束轰击的装置,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调节聚焦线圈中的电流,改变聚焦磁场的强度,使材料表面的束斑被压缩在直径Φ2~4mm范围内,由于脉冲电子束流≥200mA,从而实现了小束斑高功率密度脉冲束流的输出;本发明装置不但易于实现,而且具有良好的控制性,可以对工件的狭窄空间表面进行处理,将脉冲电子束流的输出与偏转线圈产生的偏转磁场同步,配合不同的偏转扫描波形,采用束斑搭接轰击的方式,可实现对小孔边缘、较大面积材料的表面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小束斑 高压 脉冲 电子束 轰击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实现小束斑高压脉冲电子束轰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大功率高压电源(1)、脉冲偏压电路(2)、灯丝加热电路(3),分别产生的电压为‑150kV、‑2000V、12V,大功率高压电源(1)通过电缆Ⅰ(21)与脉冲偏压电路(2)联接,偏压电路(2)通过高压电缆Ⅲ(33)联接栅极(42),大功率高压电源(1)还通过电缆Ⅱ(22)与灯丝加热电路(3)联接,灯丝加热电路(3)通过高压电缆Ⅰ(31)、高压电缆Ⅱ(32)与灯丝(41)联接,加热灯丝(41),时序控制电路(6)通过导线A(62)联接脉冲偏压电路(2),时序控制电路(6)还通过导线B(61)联接偏转扫描电路(7),偏转扫描电路(7)通过导线C(71)联接偏转线圈(45),聚焦电路(8)通过导线D(81)联接聚焦线圈(44);灯丝(41)下部依次放置栅极(42)、接地的阳极(43)、聚焦线圈(44)和偏转线圈(45),并安装在真空电子枪(4)内,栅极(42)与阳极(43)之间的电压可调范围为‑152~‑150kV,聚焦线圈(44)磁场线圈是平行于真空电子枪(4)的轴线的密绕线圈,聚焦线圈(44)提供的工作磁场方向平行于真空电子枪(4)的轴线,且与脉冲电子束流(9)方向相反,聚焦线圈(44)磁场的强度通过调节流过聚焦线圈(44)中的电流进行调节;偏转线圈(45)是由两对垂直于真空电子枪(4)轴线方向的带磁芯的密绕线圈组成,所述偏转线圈(45)包含X向偏转的线圈和Y方向偏转的线圈,调整偏转线圈(45)中的电流大小,使脉冲电子束流(9)向X向或Y向偏转角度;时序控制电路(6)产生同步控制信号,使偏压电路(2)的脉冲束流输出时刻与偏转扫描电路(7)的输出电流波形同步,实现束斑搭接的轰击效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4697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安全防震汽车底盘结构
- 下一篇:触摸屏ITO玻璃丝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