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向时域波形混叠的高安全通信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12442.5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8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李立忠;廖灿辉;万坚;郑辉;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五十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H04L2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双向时域波形混叠的高安全通信技术,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充分利用通信双方已有的本地信号对对方信号进行混叠与掩盖。通信双方均发送及接收混合信号,双方在接收并分离出对方信号后,分别与本地信号进行混叠后再发送出去。接收到混合信号后,合作方可利用本地信号采用波形重构抵消方法分离出对方信号,完成正常通信,而非合作方法不知晓任何一方的信号样本,无法分离混合信号,保证了信息传输安全性。本发明针对当前通信信息安全面临威胁日益增大的情况,提供一种基于双向时域波形混叠的高安全通信技术,该技术中通信全过程中信道传输的信号始终是两信号的混叠,能够实现全程安全通信,而且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通信带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向 时域 波形 安全 通信 技术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双向时域波形混叠的高安全通信技术,通过将原始信息调制成的发送波形与接收信息调制成的伪装波形进行混叠后传输,达到提高通信安全性的目的。其通信步骤包括:步骤1:发送方接收对方传输的信号并解调译码得到对方发送信息,并由该信息重构伪装波形S1。步骤2:发送方根据待发送信息生成发送波形S2,并将该波形与步骤1得到的伪装波形送入混叠模块,使得两个信号在时/频域发生混叠,得到混叠信号S1,2,再将混叠信号送入信道传输。步骤3:接收方接收混叠信号之后,首先根据本地保存的已发送信息以及同步获得的时延,信道特性重构伪装波形S1,并从接收波形中去除该波形,从而恢复发送端的原始波形S2,再进行解调译码,获得有用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五十七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五十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1244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信号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及调制、解调方法
- 下一篇:磁力动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