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含雾条件下物体表面温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01341.8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4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韩玉阁;宣益民;林群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1N25/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含雾条件下物体表面温度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建立雾滴尺寸分布模型及运动模型;将含雾条件下物体表面的传热模型分解为若干个子模型;根据雾滴尺寸分布模型及运动模型建立雾滴与表面的碰撞吸附模型;建立表面形成液膜的蒸发模型、表面水露凝结模型、表面对流换热模型、表面与大气背景间辐射换热模型、太阳辐射模型;根据含雾条件下物体表面的传热子模型,确定物体表面总热流,进而根据能量方程求得物体表面温度分布。本发明建立了适用于含雾天气下物体表面的传热模型,在不计算外界流场的情况下,将外界环境的影响转换为若干个合理、较准确的边界条件,具有高效、快速计算物体温度场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条件下 物体 表面温度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确定含雾条件下物体表面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雾滴尺寸分布模型及运动模型;步骤2、基于含雾条件下物体表面的传热物理过程,将含雾条件下物体表面的传热模型分解为若干个子模型,所述子模型包括:雾滴与表面的碰撞吸附模型、表面形成液膜的蒸发模型、表面水露凝结模型、表面对流换热模型、表面与大气背景间辐射换热模型、太阳辐射模型;步骤3、根据雾滴尺寸分布模型及运动模型建立雾滴与表面的碰撞吸附模型;步骤4、建立表面形成液膜的蒸发模型、表面水露凝结模型、表面对流换热模型、表面与大气背景间辐射换热模型、太阳辐射模型;步骤5、根据上述含雾条件下物体表面的传热子模型,确定物体表面总热流,进而根据能量方程求得物体表面温度分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30134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白色亮度参数提高单色白平衡调校的精准度的方法
- 下一篇:新型电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