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醚型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4581.6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5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高瑞芳;訾少宝;蒋大庆;王树勇;刘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大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66;C08G18/63;C08G18/48;C08G18/32;C08G18/10;C08J9/14;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聚醚型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由多元醇A组份和预聚物B组份通过预聚反应生成,多元醇A组份的原料配方为:聚氧化丙烯多元醇20~90份、聚醚多元醇II5~50份、聚合物聚醚多元醇5~50份、扩链剂2~30份、纳米石墨烯0.5~2份,发泡剂0.2~4份、匀泡剂0.2~2份、催化剂0.2~4份;预聚物B组份的原料配方为:二异氰酸酯30~60份、碳化二亚胺改性的多异氰酸酯4~20份、聚氧化丙烯多元醇20~60份;聚醚多元醇II为聚氧化丙烯氧化乙烯共聚醚多元醇、聚四氢呋喃多元醇中的一种或二种。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同时兼具优异的抗菌性和一定的阻燃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醚型 聚氨酯 微孔 弹性体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聚醚型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复合材料,其由多元醇A组份和预聚物B组份通过预聚反应生成,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多元醇A组份的原料配方为:聚醚多元醇I 20~90份、聚醚多元醇II 5~50份、聚醚多元醇III 5~50份、扩链剂2~30份、纳米石墨烯0.5~2份,发泡剂0.2~4份、匀泡剂0.2~2份、催化剂0.2~4份;以重量份计,预聚物B组份的原料配方为:二异氰酸酯30~60份、碳化二亚胺改性的多异氰酸酯4~20份、聚醚多元醇I 20~60份;所述的聚醚多元醇I为聚氧化丙烯多元醇,其数均分子量为1000~10000、官能度为2~4;多元醇A组份和预聚物B组份中的聚醚多元醇I相同或不同;所述的聚醚多元醇II为聚氧化丙烯氧化乙烯共聚醚多元醇、聚四氢呋喃多元醇中的一种或二种,聚醚多元醇II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6000、官能度为2~3;所述的聚醚多元醇III为聚合物聚醚多元醇,其具体为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共聚醚与丙烯腈、苯乙烯的接枝共聚物,数均分子量为3000~8000、官能度为2~4、接枝率为20~30 wt%,其中,苯乙烯与丙烯腈的重量比为0.4~4: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大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大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0458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生抗菌消炎剂
- 下一篇:一种工业生产高纯度亚氨基二乙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