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雨污二次分流的小区雨水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6583.6 | 申请日: | 2013-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5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范奇;彭浩;和泽康;王斌;李秀文;孙小溪;张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B11/14;C02F9/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周宗贵;刘荣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雨污二次分流的小区雨水利用系统,至少包括安装于地表下方的雨污分流管网、水质监控和分流装置、雨水弃流装置、集雨装置、沉淀池以及火山石处理池,雨污分流管网包括雨水收集管、雨水汇流管、污水排放管以及污水汇流管;可利用雨水进水管与集雨装置连接,所述集雨装置至少包括集雨池及挡沙板,沉淀池的出水口与火山石处理池连通,所述的火山石处理池中填充有火山石滤料,火山石处理池的出水口通向水质监控和分流装置。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雨污二次分流的小区雨水利用系统能够对小区雨水、污水进行分流,集中收集雨水进行二次分流,进而对雨水进行处理,监测处理后的水质,分流排放及再利用,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二次 分流 小区 雨水 利用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雨污二次分流的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安装于地表下方的雨污分流管网、水质监控和分流装置、雨水弃流装置、集雨装置、沉淀池以及火山石处理池,雨污分流管网包括雨水收集管、雨水汇流管、污水排放管以及污水汇流管,雨水收集管均由地表通向雨水汇流管,污水排放管均由地表通向污水汇流管,雨水汇流管与雨水弃流装置连接,雨水弃流装置的下方设有雨水弃流管和可利用雨水进水管;地表下方还设有一根通向污水处理厂的排污管,排污管位于整个系统的最下端,污水汇流管以及雨水弃流管均与排污管连通;可利用雨水进水管与集雨装置连接,所述集雨装置至少包括集雨池及挡沙板,可利用雨水进水管的底端伸入集雨池内,且位于集雨池的一侧,集雨池的另一侧上设有出水口,挡沙板位于可利用雨水进水管与出水口之间,出水口处通过出水管A连接沉淀池,沉淀池的出水口上设有出水管B,沉淀池通过出水管B与火山石处理池连通,雨水由集雨池的出水口流向沉淀池并经沉淀池沉淀后流向火山石处理池,所述的火山石处理池中填充有火山石滤料,火山石处理池的进水口位于其一侧的上方,火山石处理池的出水口位于其另一侧的底部,火山石处理池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C通向水质监控和分流装置;水质监控和分流装置至少包括水质监控箱、传感器以及相连接的上位机和下位机,水质监控箱通过出水管C连接火山石处理池的出水口,传感器位于水质监控箱中并通过导线与上位机连接,水质监控箱的底部所设有的出水口通过三通管分别连接达标雨水管和非达标雨水管,达标雨水管的尾端通向再利用雨水贮存池,非达标雨水管的尾端通向排污管,非达标雨水管和达标雨水管上均设有电磁阀,分别为电磁阀A和电磁阀B,电磁阀A和电磁阀B均通过导线与下位机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3658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