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服役于高电场的铋铁系多铁性薄膜的合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4737.3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3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冬梅;赵保杰;程芳;俞圣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17/23 | 分类号: | C03C17/23;C03C1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在FTO(掺氟的SnO2)导电玻璃上,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制得的可应用于高电场(2300kV/cm)的铋铁系多铁性薄膜,属于制备无机非金属多铁性薄膜材料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旨在导电玻璃上,设计溶胶前驱体配置,制备出高度绝缘的铋铁系多铁性薄膜材料。工艺过程为: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在溶胶前驱液中,引入了小比例的ZnO成复合溶胶,经涂覆、热处理等工艺后,合成了主相属铋铁系氧化物薄膜材料,与以纯BFO-PT合成的薄膜相比,具有明显多铁性能与高度绝缘性。本发明具有计量配比容易控制、实施方便、周期短等优点,此类薄膜具多铁性与高度绝缘性,可应用于航天、汽车工业、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等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役 电场 铋铁系多铁性 薄膜 合成 | ||
【主权项】:
一种可服役于高电场的铋铁系多铁性薄膜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合成工艺和步骤: a. FTO 导电玻璃衬底的预处理:用丙酮按同一方向轻擦洗衬底表面,再经过丙酮、无水乙醇3次超声振荡,每次至少5分钟,酒精浸泡12h,最后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备用;b. 铁酸铋‑钛酸铅 (即0.7BFO‑0.3PT) 溶胶的制备:(1) 首先用分析天平称取一定量的钛酸正四丁酯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乙二醇甲醚;然后称取一定量醋酸铅加入上述溶液中,并于600C下油浴搅拌至澄清,之后加入一定量摩尔比的混合液;搅拌均匀得到钛酸铅的前驱体溶液;(2) 将油浴温度调节至900C,持续搅拌前驱体溶液2小时后取下放置常温;加入一定比例的甲酰胺;搅拌均匀后按照0.7BFO‑0.3PT的比例分别称取一定量五水硝酸铋和九水硝酸铁,先后加入,然后室温搅拌至完全溶解,最后用滴定管加入一定比例的冰醋酸,搅拌24h,形成铁酸铋‑钛酸铅(0.7B.FO‑0.3PT)溶胶,静置12‑48h后待用;c. 氧化锌(ZnO)溶胶的制备:用分析天平称取一定量的二水合乙酸锌,加入适量的乙二醇甲醚;然后再加入与金属锌离子等物质的量的稳定剂乙醇胺,充分搅拌后,再经过60度水浴加热半小时,最后在常温下搅拌3小时,形成氧化锌(ZnO)溶胶,静置24h备用;d. 复合溶胶的制备:按一定(BFO‑PT): ZnO的摩尔比,将适量的氧化锌(ZnO)溶胶,加入铁酸铋‑钛酸铅(0.7BFO‑0.3PT)溶胶中,适当温度下,在磁力搅拌器上充分搅拌24h,静置后备用;e. 复合溶胶涂覆及退火处理:将d中制备的复合溶胶,于匀胶机涂覆,分别以1000转/分钟,5秒;3000转/分钟,25秒的速度旋涂在FTO导电玻璃上衬底上,然后烘胶台上2400C烘干,接着在快速光热炉中于两个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时段下预结晶,得到一层薄膜;重复以上过程,得到一定厚度的薄膜;最后在马弗炉中定温定时退火晶化;f. 合成的薄膜材料测试:经分析其主相属铋铁系氧化物,具有多铁性与高度绝缘性,可服役于2300Kv/cm的电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0473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