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双向DC/AC变流器拓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8405.0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8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勇;苗青;郝亮亮;艾洪克;熊飞;齐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72 | 分类号: | H02M7/72;H02M7/797;H02M3/3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组合式双向DC/AC变流器拓扑结构,属电力变换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该拓扑由相同的三相电路组成,每一相由隔离半桥DC/DC变流器和级联式H桥DC/AC变流器组合而成,隔离半桥DC/DC变流器的输出并联第一电容器(C1)后作为级联式DC/AC变流器单级H桥的输入,每一级H桥均与独立的隔离半桥DC/DC变流器相连;通过对典型参数下的电路拓扑进行的EMTDC电磁暂态仿真表明,该拓扑结构具有很宽的电压匹配能力,借助于移相控制,能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本发明提出的拓扑可应用于基于电池储能的大功率调节、储能电站、平滑可再生能源发电输出功率和微电网中的调频调压等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双向 dc ac 变流器 拓扑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组合式双向DC/AC变流器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拓扑由相同的三相电路组成,每一相由隔离半桥DC/DC变流器和级联式H桥DC/AC变流器组合而成,隔离半桥DC/DC变流器的输出并联第一电容器(C1)后作为级联式DC/AC变流器单级H桥的输入,每一级H桥均与独立的隔离半桥DC/DC变流器相连;其中,所述隔离半桥DC/DC变流器为以下两种结构之一:结构一:包括第九开关管(S9),第十开关管(S10),第十一开关管(S11),第十二开关管(S12),第六电容器(C6),第七电容器(C7)、第八电容器(C8),第九电容器(C9),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T1),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T2),第一电源滤波电感(Li1),第二电源滤波电感(Li2),第一谐振电感(Ls1)、第二谐振电感(Ls2);其中,直流电源(U1)的正极经第二电源滤波电感(Li2)后连在由第九开关管(S9)和第十开关管(S10)组成的第一桥臂上,直流电源(U1)的正极经第一电源滤波电感(Li1)后连在由第十一开关管(S11)和第十二开关管(S12)组成的第二桥臂上,所述第一桥臂和所述第二桥臂同第六电容器(C6)和第七电容器(C7)组成的另一桥臂并联,所述第一桥臂的输出经第一谐振电感(Ls1)并联于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T1)的一次侧,所述第二个桥臂的输出经第二谐振电感(Ls2)并联于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T2)的一次侧,所述第一高频隔离变压器(T1)和第二高频隔离变压器(T2)的二次侧输出并联连在由第八电容器(C8)和第九电容器(C9)组成的桥臂上,直流电源(U1)的负极与第十开关管(S10)、第十二开关管(S12)、第七电容器(C7)共地,以及结构二:包括第十七开关管(S17),第十八开关管(S18),第十九开关管(S19),第二十开关管(S20),第二十一开关管(S21),第二十二开关管(S22),第二十三开关管(S23),第二十四开关管(S24),第十电容器(C10),第十一电容器(C11),第十二电容器(C12),第十三电容器(C13),第十四电容器(C14),第十五电容器(C15),第三高频隔离变压器(T3),第四高频隔离变压器(T4),第三电源滤波电感(Li3),第四电源滤波电感(Li4),第三谐振电感(Ls3),第四谐振电感(Ls4);其中,直流电源(U1)的正极经第四电源滤波电感(Li4)后连在由第十七开关管(S17)和第十八开关管(S18)组成的第三桥臂上,直流电源(U1)的正极经第三电源滤波电感(Li3)后连在由第十九开关管(S19)和第二十开关管(S20)组成的第四桥臂上,所述第三桥臂和所述第四桥臂同第十电容器(C10)和第十一电容器(C11)组成的另一桥臂并联,第三桥臂的输出经第三谐振电感(Ls3)并联于第三高频隔离变压器(T3)的一次侧,第四桥臂的输出经第四谐振电感(Ls4)并联于第四高频隔离变压器(T4)的一次侧,第二十一开关管(S21)、第二十二开关管(S22)、第二十三开关管(S23)、第二十四开关管(S24)组成一桥臂,第三高频隔离变压器(T3)二次侧的一端连接到第二十一开关管(S21)与第二十二开关管(S22)之间,第三高频隔离变压器(T3)二次侧的另一端连接到第十二电容器(C12)和第十三电容器(C13)之间,第四高频隔离变压器(T4)二次侧的一端连接到第二十三开关管(S23)与第二十四开关管(S24)之间,第四高频隔离变压器(T4)二次侧的另一端连接到第十四电容器(C14)和第十五电容器(C15)之间,第三高频隔离变压器(T3)和第四高频隔离变压器(T4)的二次侧输出串联连在由第十二电容器(C12)、第十三电容器(C13)、第十四电容器(C14)和第十五电容器(C15)组成的桥臂上,直流电源(U1)的负极与第十八开关管(S18)、第二十开关管(S20)、第十一电容器(C11)共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8840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提供热源的保温桶
- 下一篇:矿用整流柜智能数字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