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育转基因杂交水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5201.1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0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静;王志兴;贾士荣;靳茜;唐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62 | 分类号: | C12N15/62;C12N15/82;A01H5/00;A0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转基因杂交水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目的基因拆成5’端和3’端两部分,分别与Intein的N端和C端剪接区的序列连接,形成融合基因A和融合基因B,将两融合基因分别导入三系杂交体系的保持系和恢复系,或者两系杂交体系的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后获得杂交种,所得杂交种同时含两个基因片段,在intein介导的蛋白剪接下,两无活性的蛋白片段重新组装成完整有活性的目标蛋白,赋予杂交种目标性状。这样两亲本中虽含有部分基因片段,但不具功能,不会产生转基因飘流引起的环境安全问题,杂交种的花粉虽能扩散出去,但同时含两个基因片段的概率大大降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转基因飘流频率,且还能避免自留种,更好的保护知识产权。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育 转基因 杂交 水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培育转基因杂交水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目的基因分成5’端序列和3’端序列两部分;在所述目的基因的5’端序列的3’末端直接连接内含肽的N端剪接区的核苷酸序列,形成融合基因片段A;在所述目的基因的3’端序列的5’末端直接连接内含肽的C端剪接区的核苷酸序列,形成融合基因片段B;(2)为如下I)或II):I)为如下a1)‑a5):a1)将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和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两者中的一个导入水稻三系杂交体系中的恢复系,得到转基因水稻恢复系;另一个导入所述水稻三系杂交体系中的保持系,得到转基因水稻保持系;a2)通过确定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和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两者在所述转基因水稻恢复系或所述转基因水稻保持系基因组中的拷贝数及在染色体上的插入位点,得到满足如下条件的所述转基因水稻恢复系和所述转基因水稻保持系,分别记作转基因水稻恢复系‑1和转基因水稻保持系‑1: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和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两者在所述转基因水稻恢复系或所述转基因水稻保持系基因组中均以单拷贝的形式插入,并且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和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两者在所述转基因水稻恢复系或所述转基因水稻保持系基因组中所位于的染色体编号相同;a3)筛选获得转基因水稻恢复系‑1纯合系和转基因水稻保持系‑1纯合系;a4)将步骤a3)所得的转基因水稻保持系‑1纯合系与所述水稻三系杂交体系中的不育系杂交,获得含有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或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的转基因水稻不育系;a5)将步骤a3)所得的转基因水稻恢复系‑1纯合系与步骤a4)所得的转基因水稻不育系杂交,获得同时含有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和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的转基因杂交水稻;II)为如下b1)‑b4):b1)将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和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两者中的一个导入水稻两系杂交体系中的恢复系,得到转基因水稻恢复系;另一个导入所述水稻两系杂交体系中的不育系,得到转基因水稻不育系;b2)通过确定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和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两者在所述转基因水稻恢复系或所述转基因水稻不育系基因组中的拷贝数及在染色体上的插入位点,得到满足如下条件的所述转基因水稻恢复系和所述转基因水稻不育系,分别记作转基因水 稻恢复系‑1和转基因水稻不育系‑1: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和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两者在所述转基因水稻恢复系或所述转基因水稻不育系基因组中均以单拷贝的形式插入,并且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和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两者在所述转基因水稻恢复系或所述转基因水稻不育系基因组中所位于的染色体编号相同;b3)筛选获得转基因水稻恢复系‑1纯合系和转基因水稻不育系‑1纯合系;b4)将步骤a3)所得的转基因水稻恢复系‑1纯合系与转基因水稻不育系‑1纯合系杂交,获得同时含有所述融合基因片段A和所述融合基因片段B的转基因杂交水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8520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