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菌连体循环生产方法及生产菇室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9813.1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5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良;慕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良;慕宗强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A01G9/14 |
代理公司: | 赤峰市专利事务所 15103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024005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连体循环生产方法,包括原料发酵、一次消毒、养菌、二次消毒、出菇四个阶段,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连体循环生产菇室,由发酵区、一次消毒室、养菌区、二次消毒室、出菇区组成,发酵区经一次消毒室连接养菌区,养菌区经二次消毒室连接出菇区,发酵区位于地面上,养菌区为半地下结构,出菇区为全地下结构。本发明缩短了蘑菇生长周期,传统蘑菇生长周期在60天以上,本发明的生长周期大约50天,实现了连续循环生产,本发明的发酵区、养菌区和出菇区同时使用,出菇完成后,养菌区的原料箱即移入出菇区,移完后,发酵的原料即可移入养菌区,发酵区又可以开始新一轮的原料发酵,实现无缝连续生产,经济效益显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连体 循环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食用菌连体循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步骤组成:(A)原料发酵:将秸杆、粪便等原料经预湿处理后堆放于发酵区(1)内,保持发酵温度60~70℃,一次发酵10~15天,一次发酵完成后经人工调节进行二次或三次发酵,二次发酵3天,三次发酵2~3天;(B)一次消毒:将发酵完成的原料装箱、播菌种,用棚架车送入一次消毒室(2)消毒25~35分钟;(C)养菌:将经一次消毒后的含菌种的原料箱用棚架车送入养菌区(3),养菌区(3)保持温度22~25℃,空气相对温度60~70%,当菌丝生长到原料箱高度三分之二至长满原料箱面时即可覆土;(D)二次消毒:将覆好土的原料箱用棚架车送入二次消毒室(4),消毒25~35分钟;(E)出菇:将经二次消毒后原料箱用棚架车送入出菇区(5),保持温度15~16℃,空气相对温度85~90%,生产10~12天即可出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良;慕宗强,未经王玉良;慕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6981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