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快速软件开发模式的实时软件缺陷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53478.6 | 申请日: | 2013-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2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黎铭;王东;周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快速软件开发模式的实时软件缺陷检测方法,首先初始化模型使其对任意模块的检测结果置信度为0;等待并接收一个刚完成编码的软件模块;利用当前缺陷检测模型对所接收的软件模块进行实时检测;若缺陷检测模型的缺陷检测置信度低于预设阈值,将所接收的软件模块送交测试人员进行详细测试,输出其缺陷情况,否则直接输出检测结果;利用接收到的软件模块对当前模型进行实时增量式建模;返回等待步骤接收新的软件模块直至所有软件模块开发完毕。该方法能够在编码过程中同步利用不断积累的软件模块进行实时建模,并在每个模块开发完成后及时为开发人员提供该模块的缺陷预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快速 软件 开发 模式 实时 缺陷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适用于快速软件开发模式的实时软件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初始化模型,使其对任意模块的检测结果置信度为0;步骤(2) 等待并接收一个刚完成编码的软件模块;步骤(3) 利用当前缺陷检测模型对所接收的软件模块进行检测;步骤(4) 若缺陷检测模型的缺陷检测置信度低于预设阈值,则转入步骤(5),否则转入步骤(7);步骤(5) 将所接收的软件模块送交测试人员进行详细测试,获取其缺陷情况;步骤(6) 利用所接收的软件模块及其缺陷情况对当前缺陷检测模型进行增量式建模,并将软件模块有缺陷情况反馈给模块开发者,转入步骤(8);步骤(7) 利用所接收的缺陷情况未知的软件模块对当前缺陷检测模型进行增量式建模,并将缺陷检测模型的检测结果反馈给模块开发者;步骤(8) 若还有软件模块尚未开发完毕,转步骤(2),否则结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5347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电子文档中添加批注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系统日志记录的控制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