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逆推式反应堆压力容器及其堆内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11885.0 | 申请日: | 2013-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8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程书剑;李韶平;夏祖讽;黄小林;王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3/00 | 分类号: | G21C13/00;G21C9/00;G21C7/00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2002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核电安全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推式反应堆压力容器及其堆内构件。主隔离板和次隔离板焊接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底封头,主隔离板位于次隔离板上方;高性能液压千斤顶坐落于次隔离板上;渐变式控制棒坐落于主隔离板上,其下端插入主隔离板,其上端插入反应堆压力容器顶封头;堆内结构导向钢柱焊接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底封头,其上端插入反应堆压力容器顶封头;燃料组件托盘位于主隔离板上方,其上开有若干个孔,渐变式控制棒、堆内结构导向钢柱从中穿过,燃料组件托盘下端与高性能液压千斤顶上端连接;中子吸收体位于反应堆压力容器主体、反应堆压力容器底封头、主隔离板、次隔离板形成的空腔里。 | ||
搜索关键词: | 逆推式 反应堆 压力容器 及其 构件 | ||
【主权项】:
一种逆推式反应堆压力容器及其堆内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顶封头(1)、反应堆压力容器主体(2)、反应堆压力容器底封头(3)、主隔离板(4)、次隔离板(5)、输入输出管嘴(6)、燃料组件托盘(7)、渐变式控制棒(8)、堆内结构导向钢柱(9)、高性能液压千斤顶(14)、高性能液压千斤顶动力与信号管线(15)、中子吸收体(16);反应堆压力容器顶封头(1)通过螺栓与反应堆压力容器主体(2)连接,反应堆压力容器主体(2)与反应堆压力容器底封头(3)一体铸造;主隔离板(4)和次隔离板(5)焊接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底封头(3),主隔离板(4)和次隔离板(5)的平面为水平向,且主隔离板(4)位于次隔离板(5)上方;高性能液压千斤顶(14)坐落于次隔离板(5)上;渐变式控制棒(8)坐落于主隔离板(4)上,其下端插入主隔离板(4)上的限位槽,其上端插入反应堆压力容器顶封头(1)的限位槽;堆内结构导向钢柱(9)焊接于反应堆压力容器底封头(3),其上端插入反应堆压力容器顶封头(1)的限位槽;燃料组件托盘(7)位于主隔离板(4)上方,其上开有若干个孔,渐变式控制棒(8)、堆内结构导向钢柱(9)从中穿过,燃料组件托盘(7)下端与高性能液压千斤顶(14)上端连接;中子吸收体(16)位于反应堆压力容器主体(2)、反应堆压力容器底封头(3)、主隔离板(4)、次隔离板(5)形成的空腔里;高性能液压千斤顶动力与信号管线(15)与高性能液压千斤顶(14)连接且穿过反应堆压力容器底封头(3)与外部动力与信号系统连接;反应堆压力容器主体(2)开有若干个输入输出管嘴(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未经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1188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操作命令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电子装置和用于控制电子装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