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途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4051.9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1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帝森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多用途充电器,它涉及移动设备技术领域。它的电源的火线与保险丝的一端连接,保险丝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一的一端、电容十三的一端、整流桥堆的1脚连接,电阻一的另一端与电阻的一端连接,电源的零线分别与电阻二的另一端、电容十三的另一端、整流桥堆的2脚连接,整流桥堆的3脚分别与电容一的负极、电容二的负极连接且接热地,整流桥堆的4脚分别与电容一的正极、电感一的一端连接,电感一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二正极、电阻三的一端、电阻六的一端、电阻七的一端、电容三的一端、变压器主绕组的一端连接,它携带方便,能够同时快速充电,不同厂家、不同充电协议的移动产品均适用。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充电器 | ||
【主权项】:
多用途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它的电路包含保险丝(F1)、电阻(R01、R02、R1A‑R1C、R2A‑R2D、R4‑R7、R8A‑R8F、R9、R10A、R10B、R11‑R28)、电容(C1‑C12、CX1)、第一集成电路(U1)、第二集成电路光耦(U2)、第三集成电路(U3)、第四集成电路(U4)、发光二极管(LED)、二极管(D5‑D8)、MOS管(Q1)、整流桥堆(BD1)、第一接口(USB1)、第二接口(USB2),电源的火线与保险丝(F1)的一端连接,保险丝(F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一(R01)的一端、电容十三(CX1)的一端、整流桥堆(BD1)的1脚连接,电阻一(R01)的另一端与电阻二(R02)的一端连接,电源的零线分别与电阻二(R02)的另一端、电容十三(CX1)的另一端、整流桥堆(BD1)的2脚连接,整流桥堆(BD1)的3脚分别与电容一(C1)的负极、电容二(C2)的负极连接且接热地,整流桥堆(BD1)的4脚分别与电容一(C1)的正极、电感一(LF1)的一端连接,电感一(LF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二(C2)正极、电阻三(R1A)的一端、电阻六(R2A)的一端、电阻七(R2B)的一端、电容三(C3)的一端、变压器主绕组(T1)的一端连接,变压器(T1)主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一(D5)的阳极、MOS管(Q1)的漏极连接,二极管一(D5)的阴极与电阻九(R2D)的一端连接,电阻九(R2D)的另一端与电阻八(R2C)的一端连接,电阻八(R2C)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三(C3)的另一端、电阻七(R2B)的另一端、电阻六(R2A)的另一端连接,电阻三(R1A)的另一端与电阻四(R1B)的一端连接,电阻四(R1B)的另一端与电阻五(R1C)的一端连接,电阻五(R1C)的另一端与电容四(C4)的正极、二极管三(D7)的阴极、第一集成电路(U1)的5脚连接,电容四(C4)的负极接热地,二极管三(D7)的阳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电阻二十(R9)另一端与变压器(T1)回馈绕组(T1B)的一端连接,变压器(T1)回馈绕组(T1B)的另一端接热地,第一集成电路(U1)的3脚与电阻十(R4)的一端连接,电阻十(R4)的另一端与第一集成电路(U1)的1脚连接且接热地,第一集成电路(U1)的2脚分别与电容六(C6)的 一端、第二集成电路光耦(U2)接收端的一端连接,电容六(C6)的另一端与第二集成电路光耦(U2)接收端的另一端连接且接热地,第一集成电路(U1)的4脚分别与电容五(C5)的一端、电阻十二(R6)的一端连接,电容五(C5)的另一端接热地,电阻十二(R6)的另一端分别与MOS管(Q1)的源极、电阻十四(R8A)的一端、电阻十五(R8B)的一端、电阻十六(R8C)的一端、电阻十七(R8D)的一端、电阻十八(R8E)的一端、电阻十九(R8F)的一端连接,电阻十四(R8A)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十五(R8B)的另一端、电阻十六(R8C)的另一端、电阻十七(R8D)的另一端、电阻十八(R8E)的另一端、电阻十九(R8F)的另一端连接且接热地,第一集成电路(U1)的6脚分别与电阻十一(R5)的一端、二极管二(D6)的阴极连接,电阻十一(R5)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二(D6)的阳极、电阻十三(R7)的一端、MOS管(Q1)的栅极连接,电阻十三(R7)的另一端接热地,变压器(T1)次级侧的一端分别与电容九(C9)的负极、电容十(C10)的负极、电容十二(C12)的一端、电阻三十(R18)的一端、第四集成电路(U4)的2脚、电阻三十一(R19)的一端、电阻三十三(R21)的一端、第一接口(USB1)的1脚、电阻三十七(R25)的一端、电阻三十八(R26)的一端、第二接口(USB2)的1脚连接且接冷地,变压器(T1)次级侧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四(D8)的阳极端、电阻二十二(R10B)的一端、电阻二十一(R10A)的一端连接,电阻二十一(R10A)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二十二(R10B)的另一端、电容十三(C7)的一端连接,电容十三(C7)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四(D8)的阴极、电容九(C9)的正极、电感二(L1)的一端、电阻二十三(R11)的一端、电阻二十四(R12)的一端连接,电阻二十三(R11)的另一端与第二集成电路光耦(U2)的阳极端连接,电感二(L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十(C10)的正极、电阻二十六(R14)的一端、电阻二十八(R16)的一端、电容十二(C12)的另一端、电阻三十(R18)的另一端、第一接口(USB1)的4脚、电阻三十二(R20)的一端、电阻三十四(R22)的一端、电阻 三十六(R24)的一端、电阻三十五(R23)的一端、第二接口(USB2)的4脚、第四集成电路(U4)的3脚连接,电阻二十六(R1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十一(C11)的一端、电阻二十七(R15)的一端、电阻二十九(R17)的一端、第三集成电路(U3)的控制极连接,电阻二十八(R16)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的负极接冷地,第一接口(USB1)的2脚分别与第二集成电路光耦(U2)的4脚、电阻三十九(R27)的一端、电阻三十一(R19)的另一端、电阻三十二(R2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接口(USB1)的3脚分别与电阻三十三(R21)的另一端、电阻三十四(R22)的另一端、电阻三十九(R27)的另一端、第四集成电路(U4)的6脚连接,第二接口(USB2)的2脚分别与电阻四十(R28)的一端、电阻三十五(R23)的另一端、电阻三十八(R26)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接口(USB2)的3脚分别与电阻四十(R28)的另一端、电阻三十六(R24)的另一端、电阻三十七(R25)的另一端连接,电容十一(C11)的另一端与电阻二十五(R13)的一端连接,电阻二十五(R1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二十四(R12)的另一端、第二集成电路光耦(U2)的阴极端、第三集成电路(U3)的阴极端连接,第三集成电路(U3)的阳极端分别与电阻二十七(R15)的另一端、电阻二十九(R17)的另一端连接且接冷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帝森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亚帝森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70405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温度计的三角烧瓶
- 下一篇:LED条幕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