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管道系统用馈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6625.4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6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京;魏英华;刘阳;赵海涛;马跃;陆卫中;史杰智;李晓东;高英;张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F13/08 | 分类号: | C23F13/08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樊南星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地下管道系统用馈电装置,其连接在地下管道(1)外壁上,馈电装置(4)由馈电电缆(401)与馈电连接头(402)连接为一体且二者构成电连接关系;馈电连接头(402)具体结构如下:其具体为设置有盲孔内腔的轴形零件,上部的管状结构(4021)中心处为盲孔开口,上部管状结构(4021)上设置有用于和临时加长杆相互连接的连接结构;馈电连接头(402)的下部为设置有盲孔的连接端头(4022);管状结构(4021)与连接端头(4022)紧密固定连接成一体且二者共用且唯一的盲孔内腔出口为管状结构(4021)上端的内孔出口。本实用新型所述馈电电缆401可以有多种灵活的延伸应用,馈电装置4的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管道 系统 馈电 装置 | ||
【主权项】:
地下管道系统用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管道系统用馈电装置(4)连接在地下管道(1)外壁上,所述馈电装置(4)由下述两部分构成:馈电电缆(401)、馈电连接头(402);其中:馈电电缆(401)与馈电连接头(402)固定连接为一体且构成电连接关系;所述馈电连接头(402)的具体结构如下:其具体为设置有盲孔内腔的轴形零件,上部为管状结构(4021),上部中心处为盲孔开口,上部管状结构(4021)上设置有用于和临时加长杆相互连接固定的能够拆卸的连接结构;馈电连接头(402)的下部为设置有盲孔的连接端头(4022);管状结构(4021)与连接端头(4022)紧密固定连接成一体化结构,上述一体化结构中共用且唯一的盲孔内腔出口为管状结构(4021)上端的内孔出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54662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翻转式泥浆桶
- 下一篇:P型一次性可编程器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