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叶片内弧面砂带磨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93610.6 | 申请日: | 201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6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黄云;杨俊峰;罗小龙;杨宇;李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重庆三磨海达磨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1/16 | 分类号: | B24B21/16;B24B19/14;B24B21/20;B24B55/08;B24B4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叶片内弧面砂带磨削装置,在第一过渡轮(6)与第二过渡轮(7)之间设有接触杆(9),该接触杆(9)的前端装有海绵磨头(10);在床身(1)的后方设置电机(2),该电机(2)安装在立板(8)上,且电机(2)的输出轴上套装有驱动轮(3),驱动轮(3)通过砂带(4)与第一过渡轮(6)、第二过渡轮(7)以及海绵磨头(10)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用海绵材料作为磨头,使得磨头的直径小于10mm,有效地解决了压气机小叶片内弧面曲率半径小而难磨削的问题;在海绵磨头与砂带之间设置研磨带,研磨带作为海绵磨头和砂带的中间材料,起代替海绵磨头磨损的作用,由此大大地增加了海绵磨头的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叶片 内弧面砂带 磨削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小叶片内弧面砂带磨削装置,包括床身(1)、电机(2)、驱动轮(3)和砂带(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床身(1)的顶部安装操作板(5),该操作板(5)的上方设有第一过渡轮(6)和第二过渡轮(7),第一过渡轮(6)位于第二过渡轮(7)的上前方,这两个过渡轮均装在立板(8)上,且立板(8)与床身(1)相固定,在第一过渡轮(6)与第二过渡轮(7)之间设有前低后高倾斜布置的接触杆(9),该接触杆(9)的前端装有海绵磨头(10),所述海绵磨头(10)低于第二过渡轮(7),并且海绵磨头(10)的直径小于10mm;在所述床身(1)的后方设置电机(2),该电机(2)安装在立板(8)上,且电机(2)的输出轴上套装有驱动轮(3),所述驱动轮(3)通过砂带(4)与第一过渡轮(6)、第二过渡轮(7)以及海绵磨头(10)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重庆三磨海达磨床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大学;重庆三磨海达磨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49361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