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狭管聚风发电的功能性主体架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4360.0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4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强;谢玉琪;张红旭;周志刚;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1/00 | 分类号: | F03D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奚胜元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兴源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一种狭管聚风发电的功能性主体架构涉及结构效应、力学性能、建筑构造、建筑承载、抗风抗震理论、狭管效应等核心技术,属于风力发电机狭管聚风发电的功能性主体架构技术领域。由吮吸窗、轮式护环A、狭管本体、环形平台、轴承安装座A、圈梁、圆顶、圆顶主柱、轴承安装座B、避雷针、中心限位基座、安全墙、主柱、轮式护环B、螺旋引导板、机械房、风力发动机基台、泄风通道、边柱、泄水通道、中柱、狭管基台组成;吮吸窗设置在狭管本体上;狭管本体下部设置在狭管基台上;环形平台设置在狭管本体上部,同时与主柱固定连接;轴承安装座A设置在狭管本体上部环向内壁面上;圆顶安装在环形平台上部,螺旋引导板设置在狭管本体环向内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狭管聚 风发 功能 主体 架构 | ||
【主权项】:
一种狭管聚风发电的功能性主体架构,其特征在于:由吮吸窗、轮式护环A、狭管本体、环形平台、轴承安装座A、圈梁、圆顶、圆顶主柱、轴承安装座B、避雷针、中心限位基座、安全墙、主柱、轮式护环B、螺旋引导板、机械房、风力发动机基台、泄风通道、边柱、泄水通道、中柱和狭管基台组成;吮吸窗设置在狭管本体上,有利于管内流速加快时顺利从窗外吮吸增补空气流;轮式护环A设置在狭管本体环向内壁上;狭管本体下部设置在狭管基台上,中部用轮式护环B连接固定;环形平台设置在狭管本体上部,同时与主柱固定连接;轴承安装座A设置在狭管本体上部环向内壁面上,轴承安装在轴承安装座A上;圆顶安装在环形平台上部,圆顶安装有圆顶主柱,圈梁设置在圆顶主柱环向,以增强横向拉力;圆顶主柱一头设置在环形平台上,另一头固定在中心限位基座环向外侧面上,形成圆拱形;轴承安装座B设置在中心限位基座环向内侧,有利于轴承安装,轴承B安装在轴承安装座B 上,与圆顶的中心限位轴筒成活动状对接;避雷针设置在中心限位基座顶部;安全墙设置在环形平台环向外侧;主柱一头设置在环形平台下方,以起到支撑作用,主柱另一头设置在地基下;轮式护环B一头设置在狭管本体上,另一头形成圈设置在主柱上;螺旋引导板设置在狭管本体环向内壁,通过螺旋引导板强迫工质流形成旋转状,形成龙卷风;狭管本体下部出风口与风力发动机相连,机械房设置在地面上;风力发动机基台设置在机械房内边柱上,靠前设置;泄风通道则设置在机械房出风口上;边柱一头设置在风力发动机基台上,边柱另一头设置在地基下;泄水通道设置在狭管本体的最下端环向一侧;狭管基台设置在狭管本体下端下方;中柱一头设置在狭管基台上,中柱另一头设置到地基下;通过上述组件组合安装,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狭管聚风发电的功能性主体架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39436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