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贝马复相钢材料钻杆焊缝的热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0697.2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4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蔡正敏;郑申;李冬梅;刘元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服务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0 | 分类号: | C21D9/50;C21D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贝马复相钢材料钻杆焊缝热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是将钻杆的焊缝区中频感应加热到共析温度以上进行奥氏体化。步骤2是钻杆焊缝的淬火将轻质钻杆焊缝输送到淬火线圈位置,采用320V电压升温30~40s,将焊缝加热到880℃~900℃,并保温105~115s后,出炉到空冷,淬火时间为595~605s。步骤3是钻杆焊缝的高温回火。将淬火后的钻杆焊缝输送到回火线圈位置,用时95~105s将焊缝中频感应加热到300~400℃,保温355~365s后,自然冷却至室温。采用上述方法所得到焊缝区的屈服强度≥1000MPa,抗拉强度≥1150MPa,延伸率≥13%。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贝马复相 钢材 钻杆 焊缝 热处理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贝马复相钢材料钻杆焊缝的热处理工艺,包括奥氏体化、淬火、回火,所述钻杆焊缝是由钻杆接头和钻杆管体经摩擦焊接形成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钻杆焊缝的奥氏体化将焊缝区中频感应加热到共析温度以上进行奥氏体化;步骤2、钻杆焊缝的淬火将轻质钻杆焊缝输送到淬火线圈位置,采用320V 电压升温30~40s,将焊缝加热到880℃~900℃,并保温105~115s 后,出炉到空冷,淬火时间为595~605s;步骤3、钻杆焊缝的高温回火将淬火后的钻杆焊缝输送到回火线圈位置,用时95~105 s将焊缝中频感应加热到300~400℃,保温355~365 s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服务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服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4069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液晶显示模组的偏光片返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