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制丸装置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96305.7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0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黄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一清 |
主分类号: | A61J3/06 | 分类号: | A61J3/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丸装置及其生产方法,包括用于煎煮药汤的药汤煎煮装置、用于沉淀分离药汤和药汤内药渣的沉淀装置、用于浓缩药汤和混合药丸原料的浓缩搅拌装置、用于使浓缩搅拌装置产生真空的抽真空装置以及药丸成型装置,所述药汤煎煮装置的底部出液口经泵体和第四管路连通至沉淀装置的上容器,所述沉淀装置下侧的第三阀体经第五管路通往浓缩搅拌装置,所述沉淀装置下侧的第四阀体经第六管路回流至药汤煎煮装置中,所述药丸成型装置的进料端位于落料阀门的下方。该中药制丸装置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不仅可以实现家中制药,还可以应用于制药工厂中连续制药,生产效率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装置 及其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中药制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药汤煎煮装置,用于煎煮药汤,所述药汤煎煮装置包括煎煮容器和设置在煎煮容器下侧的第一加热器;一沉淀装置,用于沉淀分离药汤和药汤内的药渣,所述沉淀装置包括上容器和下容器,所述上容器与下容器之间的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阀体,所述下容器上侧部设置有用于进气的第二阀体,所述下容器的下侧部设置有用于出液的第三阀体和第四阀体;一浓缩搅拌装置,用于浓缩药汤和混合药丸原料,所述浓缩搅拌装置包括罐体和罐盖,所述罐盖呈上拱形,所述罐盖中部穿设有伸入罐体内的搅拌装置,所述罐盖的周部设置有蜂窝状排气孔,所述罐体侧壁上设置有粉料进料管,所述粉料进料管上设置有第九阀体,所述罐体底部为倒锥状体,所述倒锥状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加热器,所述倒锥状体的下侧开口上设置有落料阀门;一抽真空装置,用于使浓缩搅拌装置产生真空,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冷却器、废水缸和真空机,所述冷却器进气口经第一管路与罐盖上的排气孔相连接,所述冷却器出气口经第二管路与废水缸相连接,所述废水缸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管路和第五阀体,所述废水缸的上侧经第三管路与真空机相连接;以及一药丸成型装置,所述药丸成型装置包括具有进料斗的螺杆挤出设备,所述螺杆挤出设备的出料端设置有割弹成粒装置和滚丸滚筒;所述割弹成粒装置包括旋转切割刀片和设置在旋转切割刀片旁侧的固定弹片,所述旋转切割刀片上设置有用于拨动固定弹片的凸部;所述药汤煎煮装置的底部出液口经泵体和第四管路连通至沉淀装置的上容器,所述沉淀装置下侧的第三阀体经第五管路通往浓缩搅拌装置,所述沉淀装置下侧的第四阀体经第六管路回流至药汤煎煮装置中,所述药丸成型装置的进料端位于落料阀门的下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一清,未经黄一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9630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