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可控高抗降低邻近线路甩负荷工频过电压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4274.8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6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韩亚楠;郑彬;周佩朋;班连庚;项祖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4 | 分类号: | H02J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可控高抗降低邻近线路甩负荷工频过电压的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两段相同电压等级的线路、三个变电站和两个等值电源;方法包括下述步骤重载情况下其中一个变电站与另一个变电站双回线路上的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输出70%额定容量;判断另一个变电站与第三个变电站双回线路上是否发生甩负荷工频过电压;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收到发生甩负荷工频过电压信号后,输出到100%额定容量;另一个变电站与第三个变电站双回线路上甩负荷工频过电压消失后,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恢复到70%额定容量。当邻近线路发生甩负荷后,应快速联动本线路已装设的可控高抗,使其调节到最大容量,可以达到降低邻近线路的工频过电压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降低 邻近 线路 负荷 过电压 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采用可控高抗降低邻近线路甩负荷工频过电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的系统为采用可控高抗降低邻近线路甩负荷工频过电压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两段相同电压等级的线路、三个变电站和两个等值电源;所述两段相同电压等级的线路并联,组成双回线路;所述三个变电站依次配置在两段相同电压等级的线路上;其中一个变电站和另一个变电站之间的双回线路两侧分别装设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所述另一个变电站和第三个变电站之间的双回线路两侧分别装设高压并联电抗器;其中一个等值电源通过等值阻抗与一个变电站连接;另一个等值电源通过等值阻抗与第三个变电站连接;所述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为390Mvar的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所述高压并联电抗器为210Mvar的常规高压并联电抗器;所述高压并联电抗器是指连接在超高压或特高压的末端和地之间,用于无功补偿和限制过电压;所述两段相同电压等级的线路为750kV;其中一个变电站和另一个变电站之间的双回线路长为329km;所述另一个变电站和第三个变电站之间的双回线路长为178km;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重载情况下其中一个变电站与另一个变电站双回线路上的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输出70%额定容量;(2)判断所述另一个变电站与第三个变电站双回线路上是否发生甩负荷工频过电压;(3)其中一个变电站与另一个变电站双回线路上的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收到发生甩负荷工频过电压信号后,输出到100%额定容量;(4)所述另一个变电站与第三个变电站双回线路上甩负荷工频过电压消失后,所述其中一个变电站与另一个变电站双回线路上的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恢复到70%额定容量;所述步骤(2)中,若所述另一个变电站与第三个变电站双回线路上发生甩负荷工频过电压,则把发生甩负荷工频过电压发送给另一个变电站与第三个变电站双回线路,并进行步骤(3);否则保持步骤(1)不变;在包含750kV变电站A、变电站B和变电站C的输电系统中,变电站A到变电站B 750kV双回线路长329km,线路两侧采用390Mvar的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邻近线路变电站B到变电站C线路长178km,线路两侧各装设容量为210Mvar的常规高压并联电抗器;所研究的运行方式下,变电站A到变电站B线路潮流为3500MW,变电站B到变电站C线路潮流为3400MW;两条线路的线路潮流均较大,因此变电站A到变电站B线路可控高抗输出容量为70%额定容量;若变电站B到变电站C线路发生甩负荷工况,比较了联动变电站A到变电站B线路可控高抗快速调节到最大容量和不联动可控高抗的情况;选取变电站A到变电站B和变电站B到变电站C均一回检修,另外一回正常运行,变电站C侧甩负荷的工况;变电站B到变电站C线路的变电站C侧发生甩负荷时,若变电站A到变电站B线路可控高抗保持70%额定容量不变,变电站B到变电站C线路的母线侧工频过电压为1.29p.u.,线路侧工频过电压为1.42p.u.,超过了规程规定的线路侧不宜超过1.40p.u.的规定;若变电站A到变电站B线路可控高抗在相邻线路发生甩负荷工况后快速将容量调至100%额定容量,变电站B到变电站C线路的母线侧工频过电压为1.25p.u.,线路侧工频过电压为1.38p.u.,不超过规程规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40427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塑性树脂粘接膜
- 下一篇:应用于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的串联阻尼电阻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