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翻转式脚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68035.1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4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邹耀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忠明祥和精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4 | 分类号: | B60N2/4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5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翻转式脚托装置,属于增设在座椅上的附属机构技术领域。包括:具有驱动电机、传动杆、活动齿板、固定齿板、偏心轴和连接板的驱动装置,设有一对铰链机构以及连接杆且能实现展开和收拢折合的翻转装置、便于腿部放置的踏板装置。优点:体积小、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动作灵活性好、精度高、锁紧牢靠;利用铰链传动,各零部件之间便于加工制作,生产成本低;可实现与有相对空间的任意座椅之间的连接、且连接简单,适用范围广。 | ||
搜索关键词: | 翻转 式脚托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翻转式脚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1)、翻转装置(2)、踏板装置(3)、第一连接销(4)、连接螺栓(5)、第二连接销(6)和第三连接销(7),所述的驱动装置(1)由一对传动机构、传动杆(19)和驱动电机(10)构成,一对传动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呈左右对称设置,每一传动机构包括活动齿板(11)、偏心轴(12)、衬套一(13)、衬套二(14)、衬套三(13A)、固定齿板(15)、连接板(16)、固定销(17)和连接轴(18),所述活动齿板(11)的轴向中间开设有第一轴孔(111)、活动齿板(11)的一侧中间围绕着第一轴孔(111)的周围凹设有整圈内齿(112),所述偏心轴(12)的轴向开设有偏心轴孔(121)、偏心轴(12)的外圆周表面沿长度方向依次形成有台阶一(122)、台阶二(123)和台阶三(124),所述固定齿板(15)的轴向中间开设有用于与第一轴孔(111)相对应的第二轴孔(151)、固定齿板(15)的一侧中间围绕着第二轴孔(151)的周围凸设有整圈用于与所述的内齿(112)相啮合的外齿(152)、固定齿板(15)在高度方向的上下方形成有限位槽一(155)和限位槽二(156),所述的连接板(16)置于固定齿板(15)的外侧,在连接板(16)长度方向的一端中间开设有第三轴孔(161)、中部开设有第一连接销孔一(164)、另一端开设有连接螺栓孔一(165),所述的衬套一(13)套设在台阶一(122)上并且与所述的第一轴孔(111)相配合,所述的衬套二(14)套设在台阶二(123)上并且与所述的第二轴孔(151)相配合,所述的衬套三(13A)套设在台阶三(124)上并且与所述的第三轴孔(161)相配合,所述的固定销(17)有多个,用于连接所述的连接板(16)与活动齿板(11),在每一固定销(17)的外表面中间凸设有环形的限位凸(171),所述的连接轴(18)至少有一个,连接轴(18)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固定齿板(15)上,用于与座椅底座或车体连接,所述的传动杆(19)位于一对传动机构之间,传动杆(19)的两端分别与一对传动机构的偏心轴(12)的偏心轴孔(121)相连接,所述的驱动电机(10)的数量为一个,安装于一对传动机构中的其中任一连接板(16)的内侧;所述的翻转装置(2)由一对铰链机构和连接杆(26)构成,一对铰链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呈左右对称设置,各铰链机构包括第一铰链板(21)、第二铰链板(22)、第三铰链板(23)、第四铰链板(25)、铰链轴一(28)和铰链轴二(24),所述第一铰链板(21)的一端通过螺栓(8)与固定齿板(15)构成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铰链板(21)的另一端通过铰链轴一(28)与第二铰链板(22)的一端实现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铰链板(22)的另一端通过铰链轴二(24)与第三铰链板(23)的一端实现可转动连接,在第三铰链板(23)长度方向的中部开设有第一连接销孔二(231)、另一端开设有第二连接销孔一(232),所述第四铰链板(25)的一端开设有连接螺栓孔二(251)、另一端开设有第三连接销孔一(252),所述的连接杆(26)为中空的管状,连接杆(26)的两端分别由连接螺栓(5)在穿过连接螺栓孔二(251)、连接螺栓孔一(165)以及连接杆(26)端部的螺纹孔后实现与第四铰链板(25)的一端、连接板(16)的另一端之间的连接;所述的踏板装置(3)包括脚踏板(31)和连接在脚踏板(31)两侧的一对侧连接板(32),在各侧连接板(32)上分别开设有第二连接销孔二(321)和第三连接销孔二(322);所述的第一连接销(4)枢置于第一连接销孔一(164)和第一连接销孔二(231)内,将连接板(16)的中部与第三铰链板(23)的中部构成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销(6)枢置于第二连接销孔一(232)和第二连接销孔二(321)内,将第三铰链板(23)的另一端与侧连接板(32)构成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三连接销(7)枢置于第三连接销孔一(252)和第三连接销孔二(322)内,将第四铰链板(25)的另一端与侧连接板(32)构成可转动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忠明祥和精工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忠明祥和精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6803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