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暗管排水排盐的中度盐碱地小麦玉米两熟高产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5760.0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2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韩立朴;刘金铜;马凤娇;于淑会;刘慧涛;谭莉梅;高会;徐丽;刘宏娟;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E02B1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汇科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15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05002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咸水灌溉与暗管排水排盐技术相结合小麦玉米两熟高产栽培方法,从而实现在春季有效补充土壤水分,夏季排除积累盐分,改变盐碱地耕层土壤盐分年际间积累规律,实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栽培模式。包括如下步骤:A、田间埋设暗管;B、咸水导出;C、冬小麦种植;D、夏玉米栽培种植。本发明在田间设计了灌溉排盐的系统网络,结合特定的种植方法保证小麦与玉米的水分需求。最终实现中度盐碱地上“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种植。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暗管 排水 中度 盐碱地 小麦 玉米 高产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暗管排水排盐的中度盐碱地小麦玉米两熟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A、田间埋设暗管:暗管直径6~16cm,暗管周壁180°一侧设置渗水孔;暗管间距20~80米,埋深0.8~2.6米,长度50~200米,坡降比0.3~0.7%;B、咸水导出:暗管端部田头设置集水井,集水井之间通过输水管路连接,将汇集的咸水导入蓄水池或排水明渠;C、冬小麦种植:秋季选择降雨后小麦播种,采用机械条播的方式,播种量每亩14公斤,行距30厘米;春季返青期采用畦灌的方式灌溉集水池中雨水与地下水混合的咸水,每亩60‑120m3/亩;抽穗至灌浆期采用畦灌的方式灌溉咸水每亩60‑120m3/亩;D、夏玉米栽培种植:及时收获小麦,麦收后趁墒抢种,全程不用灌溉;在3叶1心时进行间苗,5叶1心时进行定苗,留苗密度6万株/公顷,株距30cm;拔节期追施尿素10kg/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5kg/亩;玉米80%以上的穗包叶变黄干枯,籽粒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色 层,含水量在32%以下,苞叶蓬松时,可以收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2576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粒负压振动脱水筛
- 下一篇:一种带仰卧起坐板和扭腰盘的跑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