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式光驱动-双极电极的微流控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5447.4 | 申请日: | 2012-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64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梁恒;马国营;欧阳良飞;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非接触式光驱动-双极电极的微流控芯片,包括基片、微光电极、双极电极、盖片;由基片和盖片形成微流通道,微光电极、双极电极沉积于基片表面,微光电极有两个,分别位于双极电极的两侧;盖片上设置有两个微孔,光线从微孔穿过照射到两个微光电极上;微光电极作为微流通道中电渗流和双极电极电化学的光生伏特驱动单元,双极电极作为微流通道的电泳分离/浓集单元。实现了以光作为驱动动力的BPE-微流控芯片;这种光驱动的BPE-微流控芯片是采用非接触式光控分离、浓集和多维分离复杂样品的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驱动 电极 微流控 芯片 | ||
【主权项】:
非接触式光驱动‑双极电极的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片、盖片、微光电极(2)、双极电极(3);基片和盖片形成微流直通道,微光电极(2)、双极电极(3)沉积于基片表面,介于基片和盖片之间;微光电极(2)有两个,分别位于双极电极(3)的两侧;盖片上设置有两个微孔,光线从中穿过照射到两个微光电极(2);微光电极(2)作为微流通道中电渗流和双极电极电化学的光生伏特驱动单元,双极电极(3)作为微流通道的电泳分离/浓集单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5544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