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缺陷驱动的软件可靠性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2598.8 | 申请日: | 201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9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曾福萍;陆民燕;张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缺陷驱动的软件可靠性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收集相类似软件已发生的缺陷数据,识别出软件中潜在的缺陷,制定缺陷分类标准,建立软件缺陷模式库。在缺陷模式库的基础上,通过软件故障树分析(SFTA)完善缺陷原因,针对缺陷原因,制定改进措施,从而引导软件可靠性设计技术的实施。本发明的方法克服了软件可靠性设计技术实施的盲目性,提高了软件可靠性设计的针对性;能更有效地进行软件可靠性;可以尽量地预防和尽早地避免缺陷,极大地降低了后续测试及修复的成本,更有效地提高了软件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缺陷 驱动 软件 可靠性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缺陷驱动的软件可靠性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明确软件可靠性设计的对象,具体而言需要明确针对具有什么特性的软件进行可靠性设计。(2)收集当前开发软件相关的缺陷数据,根据软件开发阶段及每个阶段工作内容和任务对软件缺陷进行分类,并进一步获取当前开发软件的可能缺陷模式。(3)建立软件缺陷模式库,通过SFTA分析缺陷原因,提炼软件缺陷改进措施形成软件可靠性设计技术。(4)明确当前开发软件所属哪个开发阶段,找出这个阶段可能的缺陷模式。(5)依据步骤(3)提炼的软件缺陷改进措施编写对应的功能代码。(6)(6)对功能代码进行重构,并进一步分析保证所有可能的缺陷模式不会发生。若还可能发生,返回步骤(3)再次提炼软件缺陷改进措施,对功能代码进行修改或重新设计,直到可能的缺陷模式都不会发生。(7)循环完成所有当前软件开发阶段的功能,直到软件开发完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3259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