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空缓降伞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3437.8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8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谢桂林;谢天正;关欣;裴桐娇;谢桐音;裴殿兴;宋德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南师大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00 | 分类号: | A62B1/00;B64D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高空缓降伞,属于防火灾、防事故救援装置和设备技术领域,由降落伞纵隔、进气缝条、内伞下口缘、内伞拉杆、内伞撑杆、伞顶固定螺母、撑杆枢、伞间口、内伞面、降落伞面、降落伞缘囊腔、降落伞绳、进气缝、撑伞套环、降落伞绳扣、伞杆、踏板固定螺母、踏板、纵弹板、横弹板、弹板上固定螺母、弹板下固定螺母、踏板弹簧、弹簧固定轴、伞间腔、降落伞缘囊壁、内伞下腔、缓冲结构组成。高空缓降伞利用降落伞阻挡物体下落速度和仿生猫等动物弓形的脊柱外形可以缓冲高空坠落时产生的巨大冲力的原理,为在火灾等灾难发生时,处于高处无法从正常通道快速离开灾难现场的人提供一种逃生设备,可以让人踩在上面直接从高空跳下来而不会有生命危险。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 缓降伞 | ||
【主权项】:
一种高空缓降伞,由降落伞纵隔(1)、进气缝条(2)、内伞下口缘(3)、内伞拉杆(4)、内伞撑杆(5)、伞顶固定螺母(6)、撑杆枢(7)、伞间口(8)、内伞面(9)、降落伞面(10)、降落伞缘囊腔(11)、降落伞绳(12)、进气缝(13)、撑伞套环(14)、降落伞绳扣(15)、伞杆(16)、踏板固定螺母(17)、踏板(18)、伞间腔(25)、降落伞缘囊壁(26)、内伞下腔(27)、缓冲结构(28)组成,降落伞纵隔(1)是位于降落伞缘囊腔(11)内纵行隔膜,进气缝条(2)是将进气缝(13)两边缘连在一起的条状带,进气缝(13)是气体进出降落伞缘囊腔(11)的通道,内伞下口缘(3)是内伞面(9)的下边缘,为双层,内伞拉杆(4)和内伞撑杆(5)和根端部均弯成小环,每根内伞拉杆(4)一端连接在撑伞套环(14)上,另一端连接在内伞撑杆(5)中部,每根内伞撑杆(5)一端连接在撑杆枢(7)上,另一端连接在内伞下口缘(3),每根内伞拉杆(4)的下端弯成小环,在撑伞套环(14)内用钢条将小环串在一起,将内伞拉杆(4)固定在撑伞套环(14)上,撑杆枢(7)中央为带丝孔,撑杆枢(7)—边缘有多个纵行凹槽,相互之间为直角关系,供内伞撑杆(5)的上端插入其中,撑杆枢(7)边缘中央1个环形凹槽,当内伞撑杆(5)的上端插入纵行凹槽后,由钢条将内伞撑杆(5)小环串在一起,从而将内伞撑杆(5)固定在撑杆枢(7)上,伞顶固定螺母(6)是将降落伞面(10)固定在伞杆(16)上的固定用螺母,下面中央处有1个内具丝的孔,伞间口(8)是内伞和降落伞之间用于进气的口,内伞下腔(27)是内伞下方的空间,降落伞面(10)是位于内伞上方被伞顶固定螺母(6)固定的圆弧形面,降落伞面(10)与内伞面(9)之间的空间为伞间腔(25),降落伞缘囊腔(11)由降落伞缘囊壁(26)围成,被降落伞纵隔(1)平均隔开成,降落伞缘囊腔(11)和降落伞缘囊壁(26)组成降落伞缘囊,位于降落伞面(10)外下部,降落伞缘囊外下部在4个方向分别连有1根降落伞绳(12),降落伞绳(12)另一端连在位于伞杆(16)中部的降落伞绳扣(15)上,伞杆(16)两端具丝,上端丝旋上撑杆枢(7)和伞顶固定螺母(6)后,用于固定内伞和降落伞,下端丝用于旋与伞杆(16)相匹配的踏板固定螺母(17)、弹板上固定螺母(21)和弹板下固定螺母(22),踏板固定螺母(23)是用以限定踏板(18)的位置,踏板(18)中央有一直径稍大于伞杆(16)直径的内面无丝的圆孔,用于踏板(18)的固定及踏板(18)在伞杆(16)上上下滑动,其特征在于在踏板(18)的下方有一缓冲结构(2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南师大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南师大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6343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铣削加工的刀片及其配套铣刀
- 下一篇:苏麻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