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固定化酶从花生饼粕中生产活性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1902.4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6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芦鑫;黄纪念;孙强;侯传伟;宋国辉;张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P21/06 | 分类号: | C12P21/06;C12N11/14;C12N11/1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杨海霞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花生蛋白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固定化酶从花生饼粕中生产活性肽的方法,具体为:采用化学改性的磁性壳聚糖微粒固定碱性和中性两种蛋白酶,以此进行酶法水解,离心、脱色、纳滤脱盐、超滤分级、喷雾干燥获得花生活性肽。较传统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短、产品得率高、纯度高、生产工艺具有温和、绿色、节能等特点。采用本发明方法生产出的花生功能肽除了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外,还具有降血压和抗氧化功能,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固定 花生饼 生产 活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固定化酶从花生饼粕中生产活性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化学改性的磁性壳聚糖微粒:在碱性条件下,将壳聚糖粉末与环氧氯丙烷混合后于50-100℃搅拌反应1‑2 h,然后加入二胺化合物继续反应1.5‑2.5 h,反应结束后固液分离,取固体备用,投料比按照每1g壳聚糖粉末添加3‑5ml环氧氯丙烷和1‑5ml二胺化合物计;将固体用稀酸溶解后,加入三聚磷酸钠和粒径≤100nm、纯度不小于95%的四氧化三铁超声波搅拌处理,三聚磷酸钠的加入量为固体重量的0.05‑0.1倍,四氧化三铁的加入量为固体重量的0.25‑0.75倍,反应完毕后用磁铁吸附体系中的固体颗粒,即为改性后的磁性壳聚糖微粒,记为固体颗粒a;2)磁性壳聚糖固定复合蛋白酶:将上述改性后的磁性壳聚糖微粒加入到含2‑5V%戊二醛的磷酸缓冲液中室温下搅拌1‑3 h,然后加入含复合蛋白酶的磷酸缓冲液继续搅拌3‑6 h,结束后用磁铁将体系中的固体颗粒吸附出,记为固体颗粒b,备用;其中,所述磷酸缓冲液浓度为0.05-0.2 mol/L,pH 6.8‑8.0;投料比按照每1g改性后的磁性壳聚糖微粒添加10‑30mL含戊二醛的磷酸缓冲液和2‑6 mL含复合蛋白酶的磷酸缓冲液计,复合蛋白酶在体系中的质量终浓度为0.1‑2.5%;3)制备花生蛋白:将花生饼粕粉碎、脱油后,采用碱提酸沉提取花生蛋白;4)制备花生活性肽:将花生蛋白用蒸馏水溶解并调至pH为 8.0-10.5,然后加入固体颗粒b于35-50 ℃酶解2-4h,酶用量为3000-4000 u/g蛋白,反应结束后调至酶解反应体系pH为7.0;5)肽液纯化处理:取步骤4)所得酶解反应体系,将除去固体颗粒后的剩余溶液离心,取上清液用活性炭吸附脱色、纳滤膜脱盐、超滤膜分离得花生活性肽精制液,花生肽精制液再经浓缩、喷雾干燥制得花生活性肽干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6190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