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内柱外环磁动块往复振动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9622.9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0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泰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泰和 |
主分类号: | H02K35/02 | 分类号: | H02K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刘付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具内柱外环磁动块往复振动式发电装置,其是一种轴向振动发电装置的创新,在柱形磁铁通过环形发电绕组的外侧,设置外围导磁体以减少柱形磁铁两端磁极间通过环形发电绕组的磁阻,柱形磁铁与外围导磁体共同结合于动块总成(106)而作同步轴向位移以通过环形发电绕组,而产生电能。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内柱 外环磁动块 往复 振动 发电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具有内柱外环磁动块往复振动式发电装置,具有呈圆柱形而轴向呈不同极性磁极的第一柱形磁铁(107),以及包覆于其外部的第一外围导磁体(108),两者结合于动块总成(106)而呈同轴心相邻设置构成磁路供作同步轴向位移,第一柱形磁铁(107)的外径小于第一外围导磁体(108)的内径并具有一环状间隙,以供呈第一环形发电绕组(104)通过其间,当两者呈轴向往复的相对轴向位移振动时,藉楞次定律效应使第一环形发电绕组(104)产生电能,其主要构成如下:机壳(100):由非良导磁及非良导电的材料所构成,呈中空圆筒形而内部一端向内延伸一管状环形绕组座(101)其末端供延伸连结第一环形发电绕组(104),其管状环形绕组座(101)与机壳(100)内孔之间具有环状空间(103),管状环形绕组座(101)中心具圆孔状空间(102),第一环形发电绕组(104)具有输出导线(105)供将第一环形发电绕组(104)的发电电能对外输出;动块总成(106):由非良导磁及非良导电的材料所构成,具有动块体的杯形结构(110)供结合第一外围导磁体(108),动块体的杯形结构(110)的中间具有动块体的第一中心柱体(109)供结合第一柱形磁铁(107),而动块体的第一中心柱体(109)周围与动块体的杯形结构(110)形成的动块体内环形空间(111)供与第一环形发电绕组(104)及管状环形绕组座(101)套合及可作相对轴向位移,而管状环形绕组座(101)的圆孔状空间(102)则可供与第一柱形磁铁(107)、动块体的第一中心柱体(109)套合及可作相对轴向位移;管状环形绕组座(101)的圆孔状空间(102)与机壳(100)内壁之间设有第一缓冲体(112),供于动块总成(106)的第一中心柱体(109)及第一柱形磁铁(107)及第一外围导磁体(108)作轴向位移时,作为缓冲;上述第一柱形磁铁(107)能在与第一外围导磁体(108)作轴向往复式振动通过第一环形发电绕组(104)时,供使第一环形发电绕组(104)产生发电效应;机壳(100)的机壳内部的圆筒状空间(114)供与动块总成(106)的外围套合并可作相对轴向位移,而动块总成(106)与机壳(100)内部的圆筒状空间(114)内壁之间设有第二缓冲体(113),供于动块总成(106)作轴向位移时,作为缓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泰和,未经杨泰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7962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