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生成无机纳米粒子-聚电解质杂化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1482.0 | 申请日: | 201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0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俊;张蕾;郭红霞;纪树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00 | 分类号: | B01D71/00;B01D67/00;B01D6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原位生成无机纳米粒子-聚电解质杂化膜的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先将聚阳离子和聚阴离子层层吸附组装在基膜表面,形成聚电解质多层膜;再使钛的前驱体与聚阳离子原位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纳米二氧化钛粒子,从而形成无机纳米粒子聚电解质杂化膜,进一步利用紫外光诱导形成亲水性更强的复合分离膜。由于此法采用原位生成纳米粒子,使得生成的纳米二氧化钛粒子能够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多层膜表面,有效克服了杂化膜中纳米粒子团聚和负载量可控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生成 无机 纳米 粒子 电解质 杂化膜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原位生成无机纳米粒子‑聚电解质杂化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配置聚阳离子溶液和聚阴离子溶液,将该溶液静置脱泡;(2)在0.01~3.0Mpa压力或‑0.02~‑0.09MPa的负压作用下,将聚阳离子溶液或聚阴离子溶液通过基膜动态过滤10~60分钟,使聚阳离子或聚阴离子在膜表面或孔内被截留,形成分离层;然后,将膜浸泡在去离子水中漂洗,烘干;(3)在0.01~3.0Mpa的压力或‑0.02~‑0.09MPa的负压作用下,将聚阴离子溶液或聚阳离子溶液在基膜表面动态过滤10~60分钟,聚阴离子与聚阳离子发生反应;将膜浸泡在去离子水中漂洗,烘干;(4)重复步骤(2)~(3)1‑10次,在基膜上形成了聚电解质多层膜;当膜的最外层为聚阳离子分离层时,将钛的前驱体溶液在该膜表面动态过滤10~60分钟,使钛的前驱体与聚阳离子发生原位反应,生成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然后,将膜浸泡在去离子水中漂洗,烘干;(5)在0.01~3.0Mpa压力或‑0.02~‑0.09MPa的负压作用下,将聚阳离子溶液在步骤(4)中的膜表面动态过滤10~60分钟,使膜最外层为聚阳离子分离层;将膜在去离子水中漂洗,烘干;(6)在0.01~3.0Mpa压力或‑0.02~‑0.09MPa的负压作用下,将钛的前驱体溶液在步骤(5)中的膜表面动态过滤10~60分钟,使钛的前驱体与聚阳离子发生原位反应,生成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将膜在去离子水中漂洗,烘干;(7)重复步骤(5)~(6)0~10次,形成无机纳米粒子聚电解质杂化多层膜;(8)将膜放置在紫外灯下进行光照5~240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7148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门开启发光警示装置
- 下一篇:汽车玻璃升降器开关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