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5826.7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3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赵秀芸;乐俊成;夏定国;刘淑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8 | 分类号: | H01M4/38;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硅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复合材料标记为Si-M-C,包括纳米硅、非石墨化碳和金属,并含有微量的N、S和Na元素。其制备方法,将硅粉、金属酞菁、吡嗪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超声分散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然后将所得液体转移入聚四氟乙烯内胆的自压反应釜中加热;接下来将上述热聚合产物真空旋蒸,除去有机溶剂;所得固体粉末于真空烘箱中烘干后在氩气气氛保护下进行热处理,最终得到Si-M-C复合物。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在0.05V~3.0V的电压范围内,100mAg-1的充放电倍率下,其稳定可逆比容量最低可达到700mAhg-1以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负极 用硅基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硅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标记为Si‑M‑C,主要包括纳米硅、非石墨化碳和金属,硅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含量为20%~60%,硅的平均粒径为50nm,为主要嵌脱锂活性物质,均匀分散在非石墨化碳层中;非石墨化碳既属于活性材料,又对硅嵌脱锂时的体积变化起到缓冲作用;M为Co、Fe或Mn,存在形式为金属单质或Si‑M合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6582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法拉电容充电器
- 下一篇:弹性固定式车用发电机转子